最具影响力的数字化技术在线社区

168主编 发表于 2020-2-23 10:40:31

周末阅读之《刻意练习》,很多“天才”不过是找对了方法


我们总在说,光靠努力是不够的,方法很重要,那么,什么样的方法是正确的方法呢?
刻意练习
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刻意练习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刻意练习”的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


刻意练习的特点
1. 只在学习区练习

科学家们考察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训练,发现在同样的练习时间内,普通的运动员更喜欢练自己早已掌握了的动作,而顶尖运动员则更多地练习各种高难度的跳。普通爱好者打高尔夫球纯粹是为了享受打球的过程,而职业运动员则集中练习在各种极端不舒服的位置打不好打的球。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精确的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具有高度的针对性。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难度。长期使用这种方法训练必然事半功倍。


2. 大量重复训练

从不会到会,秘诀是重复。在体育和音乐训练中,比较强调“分块”练习。首先你要把整个动作或者整首曲子过一遍,看专家是怎么做的。然后把它分解为很多小块,一块一块地学习掌握。在这种训练中一定要慢,只有慢下来才能感知技能的内部结构,注意到自己的错误。在美国一所最好的小提琴学校里,甚至有禁止学生把一支曲子连贯地演奏的要求,规定如果别人听出来你拉的是什么曲子,那就说明你没有正确练习。职业的体育训练往往是针对技术动作,而不是比赛本身。一个高水平的美式足球运动员只有1%的时间用于队内比赛,其他都是各种相关的基础训练。
3. 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传道,授业,解惑,老师和教练最大的用处是什么?也许对一般人来说小学老师最大的作用是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而真正的高手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对他们而言,老师和教练的最重要作用是提供即时的反馈。
一个动作做得好与不好,最好有教练随时指出,本人必须能够随时了解练习结果。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建立起对错误的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
举个例子,演讲能力。你必须要能站在台上张口去讲,讲完每一场,结合大家的反馈做出调整优化。甚至架个摄像机,把你演讲的过程拍下来,然后你一看视频回放,发现——
[*]我的腿为什么一直在颤抖啊……
[*]我的身体怎么一直往后躲啊……
[*]我怎么说了那么多“然后”啊……
这些是平时感觉不到的,就必须通过观察和反馈,不断纠正。发现了不足怎么办?下次再讲,再录一遍,不断重复这种练习。
4. 精神高度集中
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曾经有个著名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一般女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很可爱,她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
心理学家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提出过”心流“这样一个观点。心流(英语:Mental flow)在心理学中是一种某者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如艺术家在创作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某者在此状态时,通常不愿被打扰,即抗拒中断。定义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这个我理解为“忘我”的状态,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专注的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存在。相信喜欢玩游戏的朋友都体会过这样的感觉吧。要想取得进步,必须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任务上。
一万法则小时的错与对
一万小时法则误区:只要你在任何事上花一万小时来练习,就会成为大师。把简单的任务重复做一万小时,是不可能做到杰出的。
举个例子,很多人号称自己有 10 年工作经验,其实,他只是把 1 年的工作经验,重复了 10 次而已……重复,不带来进步,真正的进步,来自“刻意练习”。所谓的“刻意练习”,是因为不断的脱离舒适区,获取反馈、调整,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有进步。每个领域最杰出的人,往往是刻意练习时间最久的那个人。

刻意练习的极致-AlphaGoAlphaGo把刻意练习的四个特点:1. 只在学习区练习 2. 大量重复练习 3. 持续获得有效反馈 4. 精神高度集中,发挥的淋漓尽致。
2016年4月,AlphaGo 战胜李世石;2017年5月,AlphaGo战胜柯洁。▲柯洁说:它下出了令我绝望的一步棋,我知道那盘棋我不可能赢出现在柯洁面前的 AlphaGo早已今非昔比,这一年里,它从 1.0版进化到了2.0版。
AlphaGo 2.0 与之前最大的不同是:没有棋谱喂养。工程师们只告诉 AlphaGo 最基本的围棋规则。大概就是黑先白后、交替落子,怎么算输、怎么算赢……然后,找两个这样的 AlphaGo 围棋宝宝,开始对弈。从0开始学,从0开始下,下了多少盘?第一天嘛,先下100万盘,试试水。就这样,每天100万盘……
2.0版本的AlphaGo,不再跟人类学怎么下围棋,而是跟自己学。这时的 AlphaGo肯定不知道什么是相思断、无忧角……但它们知道谁输谁赢,甚至还能复盘棋局,为每一步打分,推测哪一步对、哪一步错、哪一步可以更好。基于规则和输赢,AlphaGo建立了反馈体系,根据每天的 100万盘,AlphaGo开始不断优化算法。就这样,每天下、不断学……直到柯洁出现,这时,AlphaGo 跟柯洁早已不是同一量级。
过去,人类对围棋的理解,从一开始,可能就被我们有限的知识框定了。基于反馈机制的学习,才是真正的高效而可怕的学习。我们再来看几个AlphaGo 的学习片段,看看什么是高效而可怕的学习能力。AlphaGo 诞生之后,为了检验它的学习能力,DeepMind 做过一个测试。让它挑战简单的电子游戏——打方块。
接下来,我们观察他的学习方式。这是它玩了100局的结果——

这个阶段,球拍在AlphaGo的控制下,显得特别的木讷,都不知道该往哪动,很多球接不起来。然后,它自我学习了200局之后——

你是不是明显感觉到它的身法灵活多了?它逐步开始对球的落点有了判断。继续进步,这是400局练习之后——
每个球都能接起来,非常棒!好,时间来到了第600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你看出什么没?从来没有人教过他这种打法,可能就连你以前也没这么玩过。但是,玩着玩着,因为有一套底层反馈机制,AlphaGo最后自己建立了一套策略。
这个策略是,它发现打开一个缺口之后,把球弹上去,球在中间不断的弹弹弹……效率是最高的、移动次数是最少的。
之所以人工智能在今天如此强大,是因为它拥有的深度学习能力——基于策略的不断反馈、持续优化。更可怕的是,它不光比我们会学习,还比我们更勤奋——高效而可怕的勤奋。这些都是刻意练习最重要的特征。作者:Sheldon 来源:深入浅出Java源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周末阅读之《刻意练习》,很多“天才”不过是找对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