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大数据

标题: 去哪儿模式能用到房产领域吗?宅急搜想靠搜索比价解决虚假房源泛滥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168主编    时间: 2015-10-15 14:15
标题: 去哪儿模式能用到房产领域吗?宅急搜想靠搜索比价解决虚假房源泛滥问题
买过房或者租过房的人都知道,58赶集等信息平台上充斥着各种虚假、重复的房产信息,当你看好房子与相关人员联系时,往往会遇到 “实物与描述不符”、房子已经下架等情况。宅急搜的定位就像房产信息的去哪儿网,通过搜索引擎技术识别同一套房子在全网的在售 / 租信息,过滤掉虚假的 “脏数据” 和重复数据,最终把各个中介、业主所发真实信息合并展现,为用户提供比价。
宅急搜始人苏伟杰告诉 36 氪,全网有超 1000 万条房产信息,而筛选过滤后在售二手房只有 23 万套,在租房只有 10 万套。为何房产信息平台上会存在如此多的重复信息?他的解释是:平台售卖给每个房产经纪人(中介)的端口每月有 30-45 个,对于经纪人来讲发的越多得到的曝光就越多,而对信息平台而言,信息数量、越大竞价排名就越值钱,所以他们乐于营造一个信息泛滥、竞争激烈的现象,据称 58 等信息平台的端口业务全年收入总和可达 60 亿。
宅急搜是怎么做数据处理的呢?总体而言分为三步:
整体而言,在二手房购买业务上,主要还是以为中介导流为主,这类交易也许不适合个人直售(只有 4 千余套有业主信息)。而在租房业务上用户则更希望直接找到业主,宅急搜会抓取来自豆瓣、各论坛和分类信息网站数据(其实房东发布一手消息更多还是依靠分类信息网站),根据官网显示,宅急搜共有 3 万余套个人出租房源(36 氪无法确保真实性)。
宅急搜并不涉及线下看房、交易环节,只是为用户和中介提供一个基于微信公众号的通讯功能。不过对于找房人,宅急搜提供的比价功能颇具参考意义,用户不一定会选最便宜的中介,但至少能知道房子的价格应该是多少。另外,宅急搜加入了可以用来抵扣房钱的 “宅码”,这个运营手段承载两个作用,一是吸引用户用宅急搜作为支付工具,二是吸引他们持续关注产品,而不是只在想买房、租房的那几天才浏览网站,目前每天使用宅急搜支付的订单有 10-20 个。
关于盈利模式,苏伟杰想做两件事:一是学习美国的 Opendoor,找到业主急售、便宜的房子,为他们做代理服务收取佣金,此业务已经上线,名为优房特卖。二是做房产金融贷款业务,靠账期资金沉淀赚钱。
其实今日头条的创始人张一鸣在 2009年 就做过房产搜索引擎,产品名为九九房。苏伟杰直言其搜索技术至今仍有借鉴参考价值,但当时由于建委、房产中介都没有公开信息与数据,并没有现在的时机成熟。不过去哪儿网对宅急搜的确很有参考价值,如何避免工具化呢?是更深度的和中介合作,逐渐成为新的信息发布平台吗?这是苏伟杰想看到的局面,但我们知道搜索竞价排名一旦出现,又会面临用户体验变差的老问题了。而如何介入到线下服务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目前,宅急搜在北京覆盖一万两千个小区,每日PV5000,拥有 5 万用户量,据称已做好上海的数据处理,马上要进入该市场。宅急搜 CEO 苏伟杰曾合伙创办房主儿网,CTO 曾在百度大搜索部门任职(T6 级别),另一合伙人曾任法国兴业银行和 Captone 资产管理基金负责人,公司此前的天使投资来自其所掌管的基金。






欢迎光临 168大数据 (http://www.bi168.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