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大数据

标题: 待遇丰厚 为何游戏人才仍供不应求 [打印本页]

作者: 乔帮主    时间: 2014-10-14 10:58
标题: 待遇丰厚 为何游戏人才仍供不应求
 既然各大公司都开出如此丰厚的条件,为何仍然供不应求?
  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最原因之一是,高校对游戏的职业培训几乎屈指可数,对于想投生于游戏行业的学生,只能通过参加专业的游戏培训机构来增加入职游戏业的机会。另外,国内游戏产业在人才需求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脱节问题依然突出,很多学生毕业出来没法马上担任游戏的



制作,必须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然而,即使是专业培训在市场上也是寥寥无几,对于培训学员的要求也颇高。中国美术学院针对这个空缺开设了一个EDU游戏课堂,今年1月开班以来,第一批学员仅6人,第二批学院还在持续招生中。但游戏公司到底需要什么?很多学院其实并不知道。有些教授只是自己做研究,和公司出现了脱节的现象,由他们教出来的学生,刚进入公司也不知从何下手。
  多年来,我国游戏人才的培养还处于基础阶段,因为观念上的差异,在部分人眼里,游戏从业者并不算一门“正常”的工作,鉴于家里的压力,许多学生并不会选择游戏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2004年初,中国游戏行业刚刚开始大热,游戏教育方面基本是一片空白。2004到2009年间,不同类型的游戏培训机构开始涌现,部分CG培训机构也设置了游戏相关课程,私人培训工作室也开始出现。但这些大大小小的机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也造成了很多人对游戏培训的误解。2010年至今,游戏培训慢慢从过热状态中恢复。同时,不少高校开设了游戏设计类专业,或者在原本课程中加强了游戏设计类课程。但由于游戏开发分工复杂,技术革新换代非常快,高校课程一般以培养综合素质为主,离产业实际要求的程度还距离很远,所以学生的实操能力依然欠缺。
  另外,对于本身的从业者来说,企业的诚信与风气、社会环境、生存问题等等也不断阻挠人才的稳定。在游戏行业,一个人才的形成需要至少3到5年,从磨练到成长,往往需要付出许多艰辛与汗水。而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并不能得到相应的发展空间。众所周知,互联网行业是年轻人的行业,到40岁以后,不一定还能继续留任,毕竟高管或者当老板的始终只是少数,现实的无奈还是会让许多热爱游戏行业的人离开。更何况,外界所传闻的高薪待遇,对于老员工来说并非如此,有些技术层面的从业者收入也只是平均水平。
  有专业人士分析“供不应求”的原因:其一,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教育长期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对“创新”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其次,国内开设专门游戏专业的院校还不是很普遍,即使有开设该专业的,也因课程设置不合理、软硬件设施不齐全、师资力量方面欠缺等原因导致培养的学生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归根结底,游戏行业并不缺人,缺也只是却有能力的人才,尤其是技术层面的人才。长期低门槛进入的从业者已经让游戏公司意识到不足,招募真正懂技术懂市场懂创新的人才是他们现在的重点。








欢迎光临 168大数据 (http://www.bi168.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