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影响力的数字化技术在线社区

168大数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 2 3 4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SAP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9-7 17:4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数据大咖,获取更多知识干货,轻松玩转大数据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任何的巨变,都是从不起眼的细节开始的。

就好像一局棋,总得落下第一颗子。无论之后棋局如何演化,是痛快绞杀对方,还是纠结缠斗和棋而终,单看每一步,都似乎不那么重要,直至结束复盘,才知其中精妙。

今天来聊聊SAP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01 云端化

现在这个时代,解决方案里面不带个「云」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SAP圈子里,云这个话题也已经被讨论过了无数次,中国这个依旧偏传统和保守的市场里,企业用户永远在怀疑云战略的可能性,可行性,安全性,投资回报率等等各种问题,但就是缺乏纵身一跃入云海的勇气。

SAP很多年以前就说自己是云驱动的公司了,并不断持续在发力。SAP推出了ERP领域的S4HANA Cloud,HR领域的SuccessFactor,采购领域的Ariba等等,前些天的七朵云SAP云网络盛典开得风生水起。

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之前我内心一直有疑问,为什么SAP要这么不遗余力地把产品云端化,哪怕推广效果不好,哪怕暂时不被市场认可,依然要持续不断地推,难道真的只是要追赶科技潮流吗?

要知道,把产品云端化几乎并没有创造出新的市场,或带来新的客户。如果没有S/4HANA Cloud,要买SAP ERP的客户依旧会买SAP产品,选OP版也一样好使。没有SuccessFactor,SAP原本也有自己的HR模块。没有Ariba,也可以用以前的SAP SRM甚至就用MM模块。

SAP的云战略,依然是在自身存量市场里面的战斗。

那为什么SAP要举起「云」这杆大旗,主动革自己的命,把久经考验的各种OP版本的软件都替换掉?连Hasso都在SAP大会上说咱只聊S4 Cloud,给人一种OP版软件已经Out到爆炸的感觉。

在我看来,SAP想要的是:数据

对于Google,Facebook,Amazon,阿里, 百度这些公司来说,云技术就是融化在血液里面的基因,纯天然,无添加。所有的服务,用户,数据始终都是基于云的,变化的只是技术和应用而已。以Google为例,无论是最初让其发家致富的搜索引擎,广告,邮箱,到现在的阿尔法狗,依托的都是云,数据都在云上,算法都在云上,计算能力都在云上。

可SAP是个45岁的「资深」IT巨头,它是从一个一个客户卖License挣钱这样走到今天的。SAP曾提到,76%的全球化交易都与SAP所提供的核心ERP平台有关*。全球绝大多数SAP用户的系统依旧是部署在自己公司机房的,SAP除了卖解决方案之外,并不能真正接触到客户的数据。

在现在这个时代,没有大数据,就有如杨过,一臂已断,上来就落了下风。你以为阿里是个电商公司,阿里说自己其实是个数据公司。你以为百度是个搜索引擎,百度说自己是个人工智能公司。可你见过没有数据的人工智能公司吗?

图片来自网络

现在说的人工智能,其实是机器智能,是机器用概率论的方法去算,不断地通过大量的数据去纠错,去优化结果,而不是像人一样通过逻辑思考的方式学习。这种条件下的人工智能要想生效,必须首先基于海量数据,不断的培养机器算法,通过反馈的方式,使人工智能自我学习。

还记得那个能自己跟自己下棋的阿尔法狗吗?它就是基于海量数据的深度神经网络,没有数据,就没有智能化。

SAP的目标当然就是智能化,所以得先让用户愿意把数据放到SAP的碗里来。

别执着于数据安全了。首先企业级的云平台,数据安全都是基本要求。而且无论你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巨大规模的数据都早已经在云上了。你天天微信付款,支付宝买东西,也没见你那么担心安全问题。事实上无论是微信还是淘宝,都在不停的使用用户数据来优化自己的服务。

所以现在明白了,云端化,就是要数据。不过这只是SAP的第一步,下面还有好多事要干呢。

02 物联网
图片来自网络

7月11日,在由阿里巴巴主办的天下网商大会上,马云说了这么一段话:“未来是万物互联。只要通电的东西都会加上芯片,都会有操作系统,都会产生数据。今天的数据跟十年后的数据来对比,根本就不是什么事情。所以对阿里巴巴来说,也非常之恐慌。

这里说的当然就是物联网,就是IoT。马爸爸这样超级成功人士的眼光,我信。

SAP毫无疑问,也看到了物联网的机会。

曾鸣对互联网有过一个定义:互联网是对物理世界的在线化表达

我觉得这个定义放到物联网身上似乎更加合适。我理解的互联网是电脑互联,移动互联网则加上了手机等移动设备,物联网更彻底,连接万物。

刚刚我说SAP的云战略是存量的战争,那么物联网对于SAP来说其实是新战场,是增量。

图片来自网络

以前跑SAP有个局域网就够了,因为只有企业内部的人使用。云端化之后,就是把解决方案搬到互联网上,有了Fiori之后,手机也能访问了。但是这些只是技术革新,产品的范围没有本质上的变化,主要还是服务于各种企业内部流程的。

SAP要把自己的版图拓展到一张更大的网上去,那张网就是物联网。

拓荒行动的标志是SAP收购PLAT.ONE公司,一家意大利的物联网公司。SAP主动把企业级解决方案的战火烧到了物联网领域。
SAP先是宣布要在4年内在物联网领域投资22亿美元。PLAT.ONE就是SAP步下的第一颗棋子,之后SAP把PLAT.ONE的技术整合到SAP Cloud Platform中,推出了基于SCP的IoT服务,这时候的IoT,还比较原生态,只是平台上的一项服务,产品化包装做得不够完美。

今年的Sapphire上,SAP发布Leonardo平台,IoT是其核心重点之一。最新进展发生在刚刚结束的SAP Leonardo Live上,SAP陡然发力,一并推出了SAP Leonardo IoT Bridge等多个产品化的IoT解决方案,使SAP物联网应用的可用性和完整度大大提升。

SAP Leonardo IoT Bridge可以把各个不同的IoT程序带来的信息汇聚到一个统一的界面上,让运营人员能够跨不同系统查看设备状态,分析数据,并决定下一步动作。

举个例子:石油精炼厂里的一台机器坏了,运营经理能立刻在Leonardo IoT Bridge上看到故障报警,并确保立即维修。同时还能检查同样的机器在其他厂区是否工作正常。物流经理能查看运输车队状况,并调整运输车队去往其他设备运转正常的精炼厂。

可以看到,SAP对于IoT产品线在持续进行改进和优化,从只推出一个基础的服务,到各种包装好的物联网产品,SAP的布局在不断深入。

据说到2020年,全球将有210亿台物联网设备,这一块市场,SAP肯定是铁了心要进来分一杯羹的。

但这,也不是全部。

03 智能化

云和物联网还只是手段而已,SAP真正的目标是智能化。

2016年的全球市值最高的10个公司中,有5家是IT企业,分别是:Apple,Google,Microsoft,Amazon和Facebook。这五家中的任何一家,都和人工智能脱不了干系。无论是Apple的Siri,Google的阿尔法狗,微软小冰,Amazon的Echo音箱,Facebook的GPU农场,其实都只是当下这个智能时代的缩影而已。

人工智能对IT企业来说,就是通往未来的门票,SAP必须得买票上车。

结合了数据的智能算法有多厉害?我举个例子告诉你:在我最喜欢的美剧之一《亿万》里面,有这么一个情节,美国的对冲基金公司通过卫星图片来观察投资对象在中国的工厂的卡车货运的情况,最终判断出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其实并不像外表看起来那么好,从而决定要做空其股票。


这还只是数据加人工判断,不够智能。如果图像识别技术应用其中呢?让系统24小时每分每秒的去扫描运行在企业系统中的图像,视频,语音,文字,传感器数据等等,并应用人工智能算法将其抽象为商业决策,对业务判断进行优化,这其实并不遥远。你想想淘宝是如何记录你的行为,分析你的喜好,并给你推荐商品的吧。

这件事谁能做到?当然是SAP这样的云平台企业了,这对SAP来说是必须要做的事,如果不想被时代潮流甩下的话。在未来,智能计算能力就是提供给企业客户的基础设施,跟水,电,互联网没什么区别。

你也别翘着脚瞎想什么自己企业的数据凭什么要给SAP用这种傻问题了,企业的数据只有连接到更大的网络中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价值。你企业里面的数据再多,也不够喂养人工智能这头怪兽的。要知道DeepMind是使用了KGS对弈服务器上的3000万种Positions来训练阿尔法狗的,转换过来就是16万局棋。而一个职业棋手整个职业生涯中有记录的对局棋谱不过几百局。

图片来自网络

数据安全的问题也都有技术手段解决,例如个人的医疗信息是非常隐私的,安全性要求很高。如果一个医院说要把病人的数据公布出来,给人工智能去提升算法精度用,病人们肯定不愿意。

现在普遍的做法就是把姓名住址等隐私信息拿掉,只保留抽象化的数据做分析。要知道人工智能在一些病的诊断上有比人类医生更大的优势。很多诊断是基于X光片或是CT等医学影像资料做出的,通过图像识别技术,人工智能可以把误诊率大大降低。

同样的,企业信息也可以在抽象化之后被纳入到SAP的商业智能平台中做为分析的基础。以前SAP搞最佳业务实践,其实是一堆的Word文档和预定义的配置。智能时代完全能做到动态的最佳业务实践,在SAP平台上的企业越多,也就代表着在这个平台上沉淀的知识越多,也就给了商业人工智能更大的舞台去发挥

滴滴仅仅通过智能化地匹配司机和乘客就做到了500亿美金的估值,在SAP平台上流转的数据种类远超于此,可供创造的机会有多少,未来的想象空间有多大,还用我浪费笔墨吗?

最后

未来很美好,黎明前却总有黑暗。

写到这里,我不仅看了一眼我电脑上的SAP GUI,深吸一口气,默默关掉了SPRO的窗口。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非SAP官方立场。

〈完〉

参考
SAP Cloud Platform and Cloud Foundry: What Does It Mean for Partners?
http://news.sap.com/sap-leonardo-live-sap-cloud-platform-and-cloud-foundry-what-does-it-mean-for-partners/
​来源:大话SAP
楼主热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168大数据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网友个人见解,与本站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网友自行投稿发布。若为首发或独家,该帖子作者与168大数据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168大数据的同意,并添加本文出处。
4.本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价值及用于交流学习,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5.任何通过此网页连接而得到的资讯、产品及服务,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6.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若标注有误或遗漏而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尽快告知,本站将及时删除。
7.168大数据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168大数据 ( 京ICP备14035423号|申请友情链接

GMT+8, 2024-6-11 07:59

Powered by BI168大数据社区

© 2012-2014 168大数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