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影响力的数字化技术在线社区

168大数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 2 3 4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发现独角兽] 以图谱建立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方式,Mo+做的是“知识版的维基百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5 20:3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数据大咖,获取更多知识干货,轻松玩转大数据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尽管有老师传道授业,但学习一直以来都是自己主动的事儿,而在知识唾手可得的互联网时代,自主学习的方式在大学生和初入社会的人身上尤为普遍。当下也出现了很多教育网站,信息量不可谓不丰富,但是资源太过分散,课程、图书、网站等都没有被进行系统整合,而当用搜索引擎检索时,则存在大量的干扰信(guang)息(gao)。当你想学一样技能的时候,上哪儿找一块纯粹的知识沃土?
Mo+(墨加)就想改变人们获取和分享知识的方式,帮助人们从受教育转向主动学习,它是一款基于图谱形式的知识聚合与经验协作社区,但自身并不生产新的内容,我们不妨设想Mo+是想打造的是国内知识版的维基百科。
知识图谱是指显示其他网站的链接列表,并提供结构化及详细的关于主题的信息。
Mo+ 将知识图谱中的链接划分为了站点、图书、课程、百科等几大类。举个例子,当你想学习 Python 编程,你在 Mo+ 的 Python 图谱里就会找到学习网站的链接,比如 W3C,还有在当当、亚马逊上相关书籍的封面图片、介绍和链接,课程则包含网易公开课、果壳MOOC 学院等。在结构化的知识中,Mo+ 接下来还会注意内容的顺序,比如初级入门的内容会放在前面,往后则难度逐渐增加,贴合学习循序渐进的过程。
众所周知,维基百科是一个具有多种语言,并且任何人都能参与编辑的百科全书,而 Mo+ 的知识内容也将通过用户协作来完善。具体来说,每个人都可以在某一图谱中添加课程、百科、站点、图书等链接,比如 UI 设计的网站,我们就可以添加 Dribbble、站酷、UI 中国等等,而在 Mooc 上过的关于产品的课程也可以直接 po 到图谱中,Mo+ 会自动抓取链接网站中的图片和信息,而不用用户手动输入课程名字、来源等。
取知乎与果壳之长,Mo+ 想采用“人工 + 算法”的方式来管理图谱,比如“怎样做出一个优秀的产品”和“一个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显然这两个图谱的内容会存在一定重叠,仅用算法可能避免不了信息冗余,那么这时就需要人工来整合双方信息。率先开设某一图谱的用户或能成为这个图谱的管理者,后来者在添加内容的时候,就由这些管理者审核内容的是否合格,并进行合适地排列。
值得注意的是,Mo+ 并不以传统学科来分类,而是根据现代所需的技能和学科,比如 iOS 开发、UI 设计、产品经理之类的栏目。我听过不少人口中的“学生和社会脱节”,Mo+ 的创始人姚树齐也表示,公司需要 iOS 开发人员,但是大学里却没有开设这样的课程,所以 Mo+ 的目标人群也正是大学学生和刚入社会一两年的职场新人,处于这个断层的人对这些知识渴求最深,也最愿意主动探索。
虽然大家都有求知欲,每提到分享、协作相关的社区,我们难免想到僧多粥少的问题,而且如何保证用户粘性也至关重要,不仅如此,Mo+ 目前的模式比较容易被复制,运营所需的人工成本也比较高,就产品而言,Mo+ 并没有绝对优势。
不过,姚树齐曾创办过在线学习导航网站潘多拉盒子,此次 Mo+ 就是几经摸索后,从潘多拉盒子里的图谱拆分独立出来的项目,而当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用户,另外,近日团队一成员在知乎、果壳、豆瓣上发出 4000 多封私信后接到了 500+ 的用户反馈,这些回信的大都人也成为了 Mo+ 的首批用户,而这些沉淀下来的种子用户或许就是接下来 Mo+ 能快速发展的优势所在。另外,Mo+ 未来会和付费文献网站达成合作,有知识贡献的用户可以通过 Mo+ 免费获取文献,一来增强了用户粘性,二则能鼓励“伸手党”们参与协作。
Mo+ 现在只有 Web 版,而在移动端,姚树齐则想打造一款能与 Mo+ 功能互补的产品——基于 LBS 的职场技能社交应用,我姑且理解为“同事帮帮忙”。注册用户都会带有自己职业和技能的标签,比如 PS、PPT、UX 等,当一个用户遇到 PPT 难题时,可以通过搜寻附近带有此标签的人并寻求帮助,相比技能交换应用喏喏,Mo+ 在移动端上的版本可能更加短平快。而通过这些用户的搜索数据,Mo+ 就能知道这个用户欠缺的是哪些技能,然后告知对方可在 Mo+ 网站上学习到相关知识,如此一来,移动端和 Web 的功能就有了一个平滑过渡。
Mo+ 团队目前已有七个人,Web 版本也正不断更新中。未来教育会是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学习也不例外,而 Mo+ 也正在考虑如何完善线下的活动策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168大数据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网友个人见解,与本站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网友自行投稿发布。若为首发或独家,该帖子作者与168大数据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168大数据的同意,并添加本文出处。
4.本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价值及用于交流学习,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5.任何通过此网页连接而得到的资讯、产品及服务,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6.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若标注有误或遗漏而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尽快告知,本站将及时删除。
7.168大数据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168大数据 ( 京ICP备14035423号|申请友情链接

GMT+8, 2024-6-1 16:40

Powered by BI168大数据社区

© 2012-2014 168大数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