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影响力的数字化技术在线社区

168大数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 2 3 4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阿里研究院:未来5年互联网创新十大展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09:4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数据大咖,获取更多知识干货,轻松玩转大数据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文 | 阿里研究院高级专家 田丰

“互联网预言帝”凯文・凯利提醒我们:“你必须要经常去相信不可能,属于20年后的最伟大的产品还没有被发明!”基于互联网新技术与产业新模式的大胆思考,未来5年的创新将包括:

1人机数一体
万物智能化、人类机器化,智能终端是人类在物理世界的增强器官,也是通往互联网世界的“虫洞”,而数据是人类在比特世界的生命载体与表现形式,人类自身与智能设备(手机、穿戴式设备、传感器等)、在线数据正在加速融合,线上数据、服务将通过智能终端融入人、物体,例如有多少人的智能手环是日以继夜一直“长”在身上,糖尿病患者通过佩戴的智能隐形眼镜测量血糖等健康指标,将NFC芯片埋入表层皮肤下面以实现近场支付等“P2O”(People to Online) 功能。

2云脑新人类
在人机数一体化融合的过程中,将出现新人类,其生命外延和智慧边界将依靠“云脑”指数级提升,“云脑”比你自己更理解你的需求和细微变化,每个人(及其他生命体)的数据集(Individual Data Profile,简称IDP)将存储在云中,当然海量数据将对人类的个体生理认知产生“盈余溢出”效应,即超出我们人脑的处理能力,这时智能云脑(Cloud Intelligence)将根据日趋详细的个人数据,即时发现个性化场景需求,并动态生成“个人服务目录”,每个人都是VVIP,每个人都能获得智能助手“大白”为你定制的个人O2O服务门户(Individual Service Portal,简称ISP),例如现在可穿戴式设备、车联网都在向个人智能助理方向研发。

3数据驱动服务
简称“DDS” (Data Driven Service),即利用你的隐私数据来为你自己定制服务,形成个人“隐私消费闭环”。当前移动互联网的两类模式为UGC(User Generate Content用户产生内容)、PGC(Professor Generate Content专家产生内容),用户产生的流式内容参差不齐、海量庞杂,不能直接变现,专家人力成本成为规模化发展瓶颈,而DGC(Data Generate Content)则能针对个人特性需求自动化生成内容、甚至匹配服务,这一过程是从“DGC”到“DDS”的转变,例如“过日子”App根据手机、智能手环的个人体质测试,不断滚动“用户健康画像”,依靠个人数据提供季节节气中最适合你身体的养生食谱,根据LBS匹配身边的O2O养生服务。

4泛化商业
社交商业化,商业社交化,社交1.0以非商业化的情感沟通为主,而社交2.0则是以人与人之间日常发生的利益关系为纽带,商业与生活的边界逐渐模糊不清,社交电商、达人营销、粉丝经济、共享经济都是商业与社交融合的开始,在移动互联网中,全环境感知、全场景服务、全渠道零售让商业智能无处不在,O2O的商业形态通过统一用户账户合并消费者流量、数据,充分共享线上线下的服务组件,生活服务、电商导购、垂直社区、社交应用等App、H5轻应用、线下门店皆为前台市场“触点”,以统一用户数据为中台“服务智能”,以电商平台为后台“变现引擎”,用户在场景入口处“一站式”成交,这种泛化商业体系是未来互联网企业、创客合纵连横的业态环境。

5即时满足vs按需工作
伴随着电脑出生的80后、90后甚至00后,依靠互联网的便捷服务,期待能够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任何东西,包括产品、服务、工作、生活,这一趋势是持续推动O2O发展的源动力,这改变了商业游戏规则,为大众创造了灵活就业、按需工作的空间,简而言之,互联网让服务型工作机会随处可见,商业效率因社会化协作显著提升,移动创业者若能够在垂直细分领域创建多边服务平台、最大化利用社会资源,将会迅速获得巨大商业价值成功,例如Uber创造的100万司机伙伴、淘宝网创造的140万活跃卖家都是自由支配时间的“应需员工”,城市O2O领域的“河狸家”通过对接社会上分散的美甲师与女性消费者而快速崛起。

6物联网+
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对产业改造时,“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创新紧随其后,据IDC预测“未来五年内,所有行业都将推出物联网举措”,物联网将从纵向专业化向横向多样化普及,其中智慧城市将成为领先物联网技术的综合应用空间,预计到2018年将有超过25%的政府开支用于物联网在智慧城市中的部署管理;另一方面,“物联网+”与发迹于消费互联网的“移动互联网”不同,将从消费者端、产业端同时推进,政府、企业、个人应学习如何在物联网基础设施上创新创业,“软+硬”才能构筑更深的“护城河”,例如部分母婴导购App逐渐向智能手环、智能贴纸等家庭服务平台转型。

7数据物质化
移动互联网初期实现了“原子比特化”,将物理世界转换为数据化描述,这一过程仍在全面进行中,但逆向的“比特原子化”正在兴起,用数据刻画、生产物质,正是目前C2B柔性制造、3D打印、工业互联网的主要方向,基于此领域的创新商业模式仍存在较大空间。

8全民创客
DT时代(Data Technology) 是去中心化的,以“我”为核心,对话个体,开放组织,自设计、自开发、自制造、自传播、自运营、自管理,“我”即是终端消费者,又是商品服务的生产者,从工业时代的“精英创新”模式,转变为“草根创新”模式,将发明创造从拥有昂贵实验设备的大学或研究机构,推向开放创业空间,例如麻省理工学院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在世界各地发起的Fab Lab(微观装配实验室,Fabrication Laboratory),是一个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个人创新制造环境,在这种小型工厂中没有任何经验的学生、上班族、全职主妇可以制造任何产品和工具,此举引发了世界创客浪潮;受MIT启发,欧盟发起的“Living Lab”(生活实验室),立足于本地社区,汇聚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的力量为大众构建开放创新网络。

9平台+敏捷创新
“平台+”与“敏捷创新”相辅相成,以面向大众的开放平台为核心,汇聚了配套的技术资源、创业型人才、天使投资等公共创业设施服务与孵化配套资源,减免个人创业者与小微企业的创业资金投入,简化技术复杂度,大幅缩短创业周期,将个人创业门槛降至最低,形成“创新最小闭环”,催生了互联网开放平台上繁荣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态圈,而独立创业者则必须“重新发明轮子”并面对巨大的创业风险。“平台+”的生态圈案例包括美国Google、Apple、Facebook、Amazon的BaaS (后台即服务,Backend as Service)平台,国内BAT的移动开放平台、硬件开放平台,其中“阿里百川”无线开放平台将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的App创新开发周期从18周缩短至4周。

10创新协同网
当“大平台+小前端”成为主流创业模式,创客从基于产业链的“线性创新”转为“网络创新”,创业变得更轻质、更协同,在一个云端的开放平台生态圈中,众多创业小组、个人创客根据手头任务形成动态合作关系,遵从统一技术标准,对接市场和生产数据,共享应用服务组件,在行业内或跨行业形成创新业务互补,例如苹果AppStore开发生态圈、淘宝“淘工厂”电商生态圈,都是聚合了海量中小创客、企业的协同力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168大数据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网友个人见解,与本站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网友自行投稿发布。若为首发或独家,该帖子作者与168大数据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168大数据的同意,并添加本文出处。
4.本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价值及用于交流学习,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5.任何通过此网页连接而得到的资讯、产品及服务,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6.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若标注有误或遗漏而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尽快告知,本站将及时删除。
7.168大数据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168大数据 ( 京ICP备14035423号|申请友情链接

GMT+8, 2024-6-5 01:18

Powered by BI168大数据社区

© 2012-2014 168大数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