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影响力的数字化技术在线社区

168大数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 2 3 4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别管网易了,大数据时代这才是和你息息相关的三件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16:0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数据大咖,获取更多知识干货,轻松玩转大数据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作者:故事辉 科技评论人,互联网+践行者。不说废话,不说谎。
就在今天,乌云漏洞报告平台就爆出猛料,称网易163、126邮箱数亿条数据记录已经泄露。
不得不承认,今天以前我根本不知道乌云平台到底是个什么鬼,估计要不了几天,也没多少普通人会记得它,唯一让人念而不忘的大概就是一个个被挂上不靠谱标签的企业名,以及一个个碎碎念以后,继续使用它们的用户。
目前,网易邮箱表示这一事件系谣言。然而关于网易邮箱到底泄密与否,笔者并不关心,谁让我压根不用网易邮箱呢。
我想说的是,关于数据泄露这个话题已经屡见不鲜了。
据美国独立研究机构波莱蒙研究所(Ponemon Institute) 的一项研究显示,因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移动设备等员工设备中数据的丢失或不可恢复而导致的全球数据外泄事件,平均已造成350万美元的损失。
不久前的“酒店开房数据泄露”就不知道拆散了多少对痴男怨女。2015年五月,国内互联网旅游巨头携程网也曾经发生了一起疑似数据库损坏事件,虽然最后得到妥善解决,但是期间掀起的舆论海啸仍然为企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同期的支付宝宕机事件也同样让“终端数据保护”被推上风口浪尖。
不可否认,越来越频繁的数据泄露事件开始和公众利益息息相关,而公众在类似事件中只能扮演着逆来顺受的角色,任由事态发展,然后面对官方给出的一个个合理或是不合理的解释泰然处之。那么,面对这些不可预见的信息灾难,难道除了亡羊补牢式的修改密码以外,就再无其他解决方案了么?
面对数据泄露,企业和个人该何去何从?
先说企业端。传统云存储已经在无形之中已经了一把双刃剑,它为我们提供了海量存储支持,但是终端数据的安全隐患问题也在随之而来:员工不经意间造成的操作不当、终端存储的不可逆回数据损坏、网络攻击的不断高发多种因素和外部环境的不可抗力,都使得企业的终端数据安全性变得岌岌可危。虽然说,很多安全公司拥有成熟的终端数据备份解决方案。但是然并卵,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从来没有密不透风的墙。企业领导能做的,大概就是提升安全级别后,每天多扶老奶奶过过马路,祈祷自家服务器别被攻陷。
对于个人而言,我的观点会比较无情:在互联网时代,芸芸众生就不要再去谈什么隐私不隐私了。我承认,这个结论很残酷很缺乏人文精神,但是很无奈,当我们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时,其实已经完全交出了自己的信息可视权。且不说网上盛传的某某科技公司可以通过在线沟通软件达到实时监控所有受众的各种阴谋论,哪怕在百度随便搜索一个熟人的手机号、QQ号,页面的只言片语都可以遵循逻辑推理出这个人的性格特点,甚至是不为人知的小癖好。作为普通用户,我们有什么资本在互联网上谈隐私?
比起记住,其实我们更善于遗忘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数据泄露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作为社会活动的参与者,其实我们当中的所有人几乎都不擅长记忆。不相信?就拿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任意餐饮品牌为例,只要输入“XX餐厅名+负面”基本上都可以在各大搜索引擎上找到一些令人倍感不快的负面信息,令人唏嘘的是,每个人在读完这些信息后不久,都会嚷嚷着“这辈子也TM不来这里吃饭了”,然而要不了多久,你会发现他像没事人一样,再度成为这里的常客。幸好,国人的身体素质对于这种级别的“重蹈覆辙”,毫无压力。
不管你承认与否,遗忘都是这个世界发展的常态。我们记住的很少,但是忘记了很多。推动我们走到今天的力量,也正是遗忘。因为遗忘机制的存在,让我们学会了宽恕,让XX门的女主们有了继续生活的勇气的信心。遗忘,赋予每个人重新来过的机会。
“喝醉的海盗”背后的启示
如果你跟着大数据的发展一路走来,那么你一定不会对“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这个名字感到陌生。这位有着大数据之父美誉的科学家曾经在自己的著作《删除》中一阵见血的提到了大数据时代到来后,全人类可能面对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在一个没有宽恕的时代生存下去。
在《删除》一书中,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描述了这样一起真实案例:一名梦想成为教师的25岁单身母亲完成了相关学业,以及所有学分和学术考试。然而,她绝对不敢相信,等待她的不是向往已经的教师生涯,而是在上岗前最后一刻被吊销教师资格的戏剧性转折。理由是她的行为与一名教师不相称。
接下来就是令人抓狂的真相:生活检点无不良嗜好的她,竟然因为一张头戴海盗帽举着塑料杯轻咬的照片而被永久取消了授课资格。这张被她自己取名为“喝醉的海盗”的照片拍摄于大学期间,纯属自娱自乐。然而搜索引擎收录了这张照片,而这张照片导致她被判定为有酗酒嫌疑,校方为了避免酗酒教师对学生们产生影响,最终出此下策。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令人无奈的,这位单亲妈妈通过法律武器也没能找回自己的教师梦。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对此做出了一句很经典的评论:Google对我们的了解比我们自己能够记住的还要多。大数据时代,让我们都失去了最重要的本能:遗忘。
扯了这么多,我真正想说的是,我们缺乏的从来不是一个保证隐私密不透风的安全屋,而是一颗懂得收敛和克制的心。一桩桩因为信息泄露而酿成的惨剧时刻都在向我们发出悲鸣:趁一切还早,严于律己才是一个靠谱的选择。什么?你说有些事情已经成为了既定事实?那么,你需要的是一颗强大的心。
最后,还想再贫一句:有时候,忘记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究竟该忘记什么才会过得更好?是忘记数据泄露带给我们的伤害,.还是忘记那份想要保护自己隐私的初心?

楼主热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168大数据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网友个人见解,与本站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网友自行投稿发布。若为首发或独家,该帖子作者与168大数据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168大数据的同意,并添加本文出处。
4.本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价值及用于交流学习,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5.任何通过此网页连接而得到的资讯、产品及服务,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6.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若标注有误或遗漏而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尽快告知,本站将及时删除。
7.168大数据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168大数据 ( 京ICP备14035423号|申请友情链接

GMT+8, 2024-6-18 03:40

Powered by BI168大数据社区

© 2012-2014 168大数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