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影响力的数字化技术在线社区

168大数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 2 3 4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几百万美金是怎么消失的?| 美国大数据”商业化变现“系列采访之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15:1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数据大咖,获取更多知识干货,轻松玩转大数据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第一期“约起来@与硅谷精英聊行业痛点:美国大数据商业化变现”昨天已发出一文,美国不少做大数据的朋友加了我微信,我们挨个儿约起。今天来听第二位嘉宾 @LinkedIn 数据科学家 Jie Bing @原 LinkedIn 商业分析部资深总监 Simon Zhang 和我的分享。
微软和 LinkedIn 案例
我是做 A/B Testing 的,所以我可能大部分还是讲 A/B Testing,我不知道国内现在这块做得怎样,我主要分享几个硅谷案例。简单讲,A/B Testing 就是:OK,无论你新发布一个怎样的 Feature,你都要经过测试,验证它对你 Traffic 影响,然后你发布。
我今天分享的第一个案例是:我经理以前曾在微软工作,那时微软 MSN 有一个销售房子的界面,上面是很简单几个东西:输入地址,选择房子类型,然后一个“搜索”按钮。
但新设计师们来了后,觉得这个“窗口”太丑,想重新设计,比如加个“房子”图标,把城市和邮政编码分开等。大部分人也觉得新版本比原版本好看,而那些设计师也有十几年经验。这时就开始做 A/B Testing 测试。结果发现:反而是“更漂亮”的那个版本,用户按“搜索”按纽次数(每点击一次都会给微软带来收益)大为降低。
其实我们公司也有类似案例,LinkedIn 页面登录时它有时有个小广告,然后就有人做 A/B testing,想看看把这广告放“登录”按钮左上角还是右下角点击人数更多?这里你光凭人的思想,你是不知道的,因为看上去真没区别,但实际测试下来:放左上角比放右下角,点击广告的人要多出 10%。这里具体比例可能不准确,但就是说这个“广告”它放登录按钮左上角要比放登录按钮右下角好。
几百万美金为啥飞了?
还有个案例也跟“广告”有关。硅谷某公司,名字我不能说,就是大概某年圣诞节前,突然间这家公司人发现:首页某个广告点击率下降得很厉害,一个月时间造成很大损失,可能几百万美金收入没了,而本来那个“广告”点击得好好。
后来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广告 Link。其实就是一行,然后有个工程师犯了个错误,他不小心把广告位置往上提了 5 个象素。5 个像素很小,人为基本看不出,而他就是把原广告位往上提了 5 个 Pixels,就导致点击广告人数大幅下降。所以任何小的改变,你觉得没关系,但其实可能影响很大。A/B Testing 基本就是用大数据帮你去做一些决策,保证你在做任何改变时产生的都是正面影响,当然它在大公司应用比较广泛,中小企业如果也要做,数据量要足够大。
PS:另一分享来自 @原 LinkedIn 商业分析部资深总监 Simon Zhang,他曾一手创建 LinkedIn 商业模式,Simon 去年已从 LinkedIn 离职,我听说他被一堆中国风投狂追着跑,现在 Simon 举家已搬到中国创业,祝 Simon 在中国一切都好!
LinkedIn 怎么用大数据赚钱?
我来重点讲一讲商业如何变现,这是国内最应注重一块。举个例子,几年前我加入 LinkedIn,第一份工作是支持内部销售员工,当时公司才 500 个人,但是我一个人工作,要支持 200 名销售。而他们每天问我问题,就是这些:“Hi Simon,
  • 我应该给哪家公司打电话?
  • 谁是这个公司决策者?
  • 我应该怎么和这个决策者接洽?
  • 我们这么多人,谁去接洽?
  • 我们去到那边后,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销售人员几大问题
这里背景是:当时 LinkedIn 内大概有 300 万公司信息,这是从每个用户简历里抽出的,但这 300 万个公司作为销售人员,他不可能给每个公司都打电话,那哪家公司,他最该打?也就是作为销售人员,几个问题:
  • 第一,这个公司对 LinkedIn 值多少钱?因为我们是客户每年交一笔钱这样的 Model;
  • 第二,谁是这个公司决策者?比方说谷歌两万员工,难道要打两万个电话?还是说应该给某个重点的谁打电话?
  • 第三;如何才能和这个人接洽?你想,因为 LinkedIn 是职业社交网络,它还是非常讲究人与人间的关系,我们知道,正确的关系和桥梁能提高很大生产力;
  • 第四,我们有 200 名销售,谁最适合去和这个公司接洽?
  • 第五,我们去到那边,要讲一个什么故事?
数据回答第一个问题
现在我用 Linkedin 数据一一回答这五个问题。LinkedIn 最大业务是“猎头”,这块业务大概占今天总收入 60%。那首先,哪家公司会花多少钱这个问题,
第一,我们去分析每个公司,它有多少员工;第二,我们去分析,这个公司招了多少人;第三,我们去分析,这个公司流失了多少人;第四,我们去分析,这个公司都从哪招的人?他工作性质,工种情况,头衔,位置,功能,他的职位,级别,一步一步一步,这些都是我们模型里的各种功能。
下一步,我们去分析,他们内部有多少 HR 员工,多少负责猎头的人,猎头流失率,每天在 Linkedin 日活是多少。那当所有这些信息汇总完,我们做了一个看似简单但背后很复杂的模型,这个模型最后走完出来的结果,就是一个数字:美金。就是说:这个公司每年会在 LinkedIn 花多少钱。就这么一个数字,刚才说了那么多废话,最后给到销售人员。
比如当时谷歌我们预测,谷歌要花 10 个 Million 在“猎头”这块,这是谷歌去年数字。但我记得,我刚来时谷歌每年才花 3 个 Million。然后当时销售人员说,Simon,这是不可能的事。那我说,你根据数据分析出来的结果,就应该是这个数字,而且谷歌它只会花得更多,而不是更少。
数据回答第二个问题
接下来:谁是决策人?当时我们通过分析谷歌内部社交网络,找到那个决策人。这里,很多人认为他应该是 VP 或 HR 来买产品,但我们发现:这种想法靠谱,但还不是最靠谱。
我们最后发现:真正要买 LinkedIn 服务的人,其实是一线产品经理,是使用 LinkedIn 在上面猎聘的那些人,他们才是真正想买 LinkedIn 服务的人。但是呢,他们上面老板是签字的,所以说我们就 Target 这些中层管理人,同时他还非常用 Linkedin 的这种人。这个转化率,瞬间就增加三倍。
数据回答第三个问题
再下一个问题:如何接洽?我们通过分析 LinkedIn 内部销售人员,和这个相对来说的“目标公司”决策者的关系,来找到哪个销售人员,对他有最高社会影响力,或和他社会关系最近。那我们就派这个销售人员,去跟他接洽。
然后我们分析销售团队里,有哪些人能支持他,哪些能帮他建立关系。你想想,不是我的关系认识比如说你,而是我的团队,帮我介绍这个“墙”的关系去认识。这样来说,又一步把这个社会关系再一次地往上提升,进一步增加转化率。
“故事”出现
然后我们把所有这些步骤,从大概需四到八小时,缩短到今天 30 秒到一分钟。三年前,它在 LinkedIn 变成一个“钮”,销售人员只要把这个“钮”点了,它就能自动回答你这几件事,这个“按钮”一点,出来的就是整个这个故事。那故事是什么?故事是最重要的一点,故事就是:为什么说你们谷歌或者你们 GE 要买 Linkedin 的服务?为什么?
故事很简单,又回到了刚才我数据里的那几个问题,因为我们知道它人员流失情况,我们知道它公司增长情况,我们知道我们知道我们知道,我们知道远远比他们自己 HR 知道的东西多得多的信息,而且我们还知道,它在人力市场里竞争的这种优势和劣势。
这样来说,它就是一个完全相对真实的数据驱动的一个“故事”,而不是瞎编的比如说忽悠的一个故事,是一个基于事实的故事。这样一搞,转化率当时我记得,以前有销售人员和我说,他一个季度能 Close 一个客户比如说,上了这后,他一星期就能 Close 三个。这在 2011 年年中左右,是我们当时非常大的一个 Win。
“按钮”消失
然后呢今天这个“按钮”已经消失,我们都通过手机把这些信息直接推给内部销售人员,因为大家都在外面跑,没人有时间再点这个钮。我们就通过手机直接把这个正确信息,在正确的时间,推给正确的人,在正确的地点。
假设一个公司 Senior Director of HR 离职,立刻我们内部就会驱动两个信息:第一个是通知这个客户经理,比如说内部哎你看,你这个 Top 关系可能离职,我们的竞争对手可能要进来;第二个信息:这人离职了,又加入一个新公司,我们立刻又把这个信息发给在管理那个客户的销售经理。比方说,一个非常大的候选人转到你那边了,你是否需要在他稳定下来后,把它拿下?
所有这些都是数据驱动销售的案例。今天来说,LinkedIn 内有 3500 人以上在用这套系统,现在公司一共 6000 人,销售员工大概 3000 多人。也就是说,超过销售员工外还有人在用,那没用的话没人用,所以说这个东西是一个有价值的系统。而且我们内部从大数据分析,还可以迭代出新产品线。你知道 LinkedIn 三大商业模型:人才解决方案、市场营销解决方案和付费订阅,这是我们传统三大收入支柱。但实际上第四个商业模型叫“销售解决方案”,它已经在去年 7 月底上线。

楼主热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168大数据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网友个人见解,与本站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网友自行投稿发布。若为首发或独家,该帖子作者与168大数据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168大数据的同意,并添加本文出处。
4.本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价值及用于交流学习,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5.任何通过此网页连接而得到的资讯、产品及服务,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6.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若标注有误或遗漏而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尽快告知,本站将及时删除。
7.168大数据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168大数据 ( 京ICP备14035423号|申请友情链接

GMT+8, 2024-5-10 07:39

Powered by BI168大数据社区

© 2012-2014 168大数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