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影响力的数字化技术在线社区

168大数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 2 3 4 5
开启左侧

民政部范春波:北斗如何助力综合防灾减灾救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6 11: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数据大咖,获取更多知识干货,轻松玩转大数据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17年6月13日,由泰伯网主办、主题为“空间大数据的崛起”的WGDC2017,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大会由空间信息产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泰伯主办,秉承不断引领和促进空间信息技术创新与变革的宗旨,WGDC已走过六个年头,如今成为全球最具前瞻性的跨界创新风向标。

20170616071251231.jpg

  14日上午,北斗+大数据峰会开幕。峰会上,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数据中心副主任范春波以“北斗助力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为题进行了精彩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范春波: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受到泰伯网的邀请,与大家分享北斗在减灾方面的应用。

  在讲之前,先讲一下我进入防灾减灾领域的一些体会。我在进入这个领域之前,其实对灾害也不是太了解,觉得这个世界是非常太平的,没有感觉到自然灾害的严峻形势。但是在我2007年进入国家减灾中心工作以后,由于我们国家地域辽阔,每天都有不同的自然灾害发生,给我带来的触动越来越大,特别是我现在特别关注灾害风险控制。举个例子吧,以前想去哪旅游,说走就走。现在,我爱人跟我说,咱们暑假带孩子到海南旅游吧,我说海南暑假正好是台风的高发季,计划就搁浅了。我爱人说那咱们去云南、贵州旅游吧,我说云南、贵州暑期正好是山体滑坡、泥石流的多发季。就是这样,随时都能感觉到灾害的风险。可能大家没有这种感觉或风险意识,我真是无时无刻不被这种意识围绕,平时旅游时,一旦进入峡谷就有下意识得感觉,会不会有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发生。我说这段我的经历,主要是能够提醒大家关注减灾,关注自己的出行安全。所以,希望大家提高自己减灾的意识和理念。虽然不提倡像我这样神经质,这样会影响生活,但是希望大家在规划出行时有所关注,这样当有突发情况发生时,也不至于太过慌张。

  下面正式开始我今天的汇报“北斗助力综合防灾减灾救灾”

  今天要讲的内容有三个:

  第一个介绍一下我国自然灾害的形势。刚才已经介绍了一些我国的灾害时空规律,可能大家还不大了解我国的自然灾害总的形势。这是最新公布的“十二五”期间的自然灾害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各类自然灾害年均有3.1亿人次受灾,总共有13亿人口,有3亿多人处于自然灾害之中,每年平均1500余人死亡失踪,有900多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700余千公顷农作物绝收,68万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3800多亿。此外,近年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防灾减灾救灾。习主席总书记在201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30周年纪念日上也明确指出我们国家是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也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

  接下来讲几个案例,就是触动我们想到为什么要用北斗技术助力灾情管理的案例应用,第一个案例就是汶川地震。大家都知道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多地交通、通讯中断,震后第一时间无法传递灾情信息。当时总理温家宝迫切地想知道震中汶川的情况,但就是由于通讯中断,无法联络。这也让我们意识到,当震后通讯中断,如何第一时间传递灾害信息。

  第二个就是芦山地震,2013年4月24日下午发生的,造成通讯不畅,有些地方有很多的物资需求,但就是无法将需求信息传递出来。

  第三个就是去年华北地区暴雨洪涝灾害,当时山西、河北一天的降雨量达到了全年降雨量,尤其是河北遭受自然灾害的损失特别严重,有很多的村庄失去了联络,这也触动我们为什么使用北斗技术,在通讯中断时如何把灾情报上来。针对这些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国家减灾中心还是做了很多努力和坚持,到目前为止,全国100%的乡镇做到了网络化保证,只要是传统的通讯网络没有中断的话,就可以及时地把灾情报送上来。但是,再往下延伸,到村这一级暂时还没有推广和普及,由于村级缺人手、缺装备、缺技术,所以,我们希望利用北斗的技术把高科技武装到最后一公里上去。

  还有舆论上的压力,有些记者,比如说新浪、搜狐、网易等传统媒体或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自媒体,很快就把灾情发布上来了,但是官方并没有掌握信息,致使舆论压力很大,迫切需要提升灾情报送的及时性。

  总之,灾情信息管理的无限需求和有限的能力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这也促进我们尽可能利用科技去提升灾情管理的水平。

  鉴于这样严峻的形势和迫切的灾情管理需求,该用北斗技术做什么样事情呢?目前,北斗卫星导航国家防灾减灾的典型示范项目就是利用北斗项目,提升我们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因为北斗有全天候、全天时的导航、授时系统、北斗短报文等功能。以及卫星链路,不需要传统网络,实现位置共享等优势。我们通过发挥北斗的优势逐步解决基层移动报灾装备短缺问题;探索解决断网情况下信息孤岛问题;通过发展移动装备促进村级报灾能力的提升;社会力量、社会组织也在蓬勃发展,他们也想参与到过程中,北斗技术应用可以提升社会参与的深度和广度。

  目前,北斗系统建设的主要功能:

  第一,灾情信息的采集。有多少人受灾?多少人死亡?多少人需要水、食物、帐篷等?

  第二,现场人员的搜救。现在我们做的类似于滴滴打车,可以呼救,距你最近的救援力量就会来响应,给你提供应急救援或者提供食品、水、帐篷等。

  第三,应急指挥的物资调度。比如说遭遇一次大的自然灾害时,物资的需求很大,像汶川地震的需求物资较多,这个时候需要应急指挥调度,可以应用北斗的定位系统以及信息的回传和跟踪功能。

  第四,信息发布。可以把灾情信息、预警信息等通过移动端发布给大家,让大家及时了解和掌握。

  第五,业务保障。业务人员的位置、工作状态等一系列工作流程节点,都可以通过业务保障进行监控和跟踪。以下是具体的介绍:

  灾情信息采集系统。在公网的畅通情况下,我们利用北斗移动终端+移动通信实现信息的传递,当公网中断,我们利用北斗移动终端+北斗短报文通信实现灾情信息的传递。支持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的直报、灾情信息管理和现场核查。

  人员应急搜救这个功能非常管用,这就是在极端情况下,是一个救命的功能。我1999年买的第一台手机,当时台湾发生了一次较为严重地震,房屋倒塌后被压着的那个人旁边就有一台手机,打出了第一个呼救信号,得救了,当时我就想这个手机还有这个功能,我就决定买了第一台手机,这个例子告诉大家第一时间信息的传递十分重要。此外,这个系统在非特别紧急的情况时,可以发布水、物资、帐篷等需求信息,让距离最近的人员或社会组织发现并提供帮助。

  北斗应急指挥、物资调度的系统,可以实现对物资运送的路径、物流跟踪、调度规划等一系列功能。让决策者及时、实时掌握到物资的数量,及时规划应急调度救援的物资。

  灾情信息发布系统。这个方便大家了解预警信息,如果大家装这个APP的话,到哪去旅游,就可以看看这个地方的降水,台风的路径、地震发生情况等。

  业务保障系统,可以知道我的业务人员现在处于什么位置?工作状态怎么样?设备是否正常?这样避免发生地震后,设备能正常工作。通过全国一张图来显示设备正常状态。比如说河北的设备多少在线正常?山西是多少?北京是多少?整个的业务人员分布状态和工作状态一目了然。

  虽然我们利用北斗做了一些跟减灾相关的具体工作,同时,在此过程中,我们也进行一些思考。北斗作为一个高科技的技术,可以应用到防灾减灾过程中,但是技术毕竟需要载体,它离不开制度和人员的保障。即便是开发了很好的技术,功能多么的强大,如果没有人去使用和维护,没有后期的跟踪调试,这些系统都可能都是空谈。

  还有就是一些新业务的培育,我们国家从2008年之后的社会力量逐渐壮大起来,像欧美的社会力量体系比较完善,我们的社会力量相对来说数量少,提供的服务还不够丰富。我们想是不是能够通过这个平台促进社会力量的发展,给他们搭建一个很好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对接平台。

  我们还要客观认识到北斗软件系统对业务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就是说业务发展单单靠技术促进还不是非常现实的,我们希望技术能够对业务的发展有所促进,而不是主导。

  此外,从我们目前使用北斗软件和北斗硬件的实际情况来看,北斗的厂家和北斗的标准以及北斗的成本都是参差不齐的,如果想要大规模全国推广使用的话,我觉得现在还不是很成熟。比如说北斗短报文吧,我刚才讲了你只要一键就能发送出去,不是的。北斗短报文的发送要冲着正南方,而且没有遮挡。那我反问,冲着正南方刚好有一座山有个房子怎么办?难道要跑个几公里绕开它?不是很现实。所以说北斗短报文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再一个就是北斗厂商他们的系统不标准,我们经常在工作过程中会遇到A公司的协议不支持B公司的硬件,导致很多的问题。所以我希望北斗的发展能够更加的标准化,更加的系统化。最后,还有就是北斗模块的成本问题,大家都知道我们手机里面的GPS模块,成本很低,那是它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了,规模化了,当然这个也是双向的。说以想成规模的发展北斗,成本压缩也是北斗面临的实际问题。

  谢谢大家。


楼主热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168大数据 ( 京ICP备14035423号|申请友情链接

GMT+8, 2024-4-18 23:08

Powered by BI168大数据社区

© 2012-2014 168大数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