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影响力的数字化技术在线社区

168大数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 2 3 4 5
开启左侧

[大数据] 心理入侵:数文明时代的“读心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31 12: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数据大咖,获取更多知识干货,轻松玩转大数据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文/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剑桥分析公司将8700万人的社交数据和美国商业市场上2.2亿人的消费数据进行匹配、组合和串联,找出谁是谁,然后就性别、年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职业专长等上百个维度给用户打上标签,进行心理画像,通过分析总结出不同人群的希望点、恐惧点、共鸣点、兴奋点以及‘心魔’所在。”
当代大数据“读心术”就此诞生。
今天,打开手机, 你会发现淘宝给你推送的正好是你最近想买的衣服,大众点评给你推荐的正好是你想吃的那家火锅店,微博给你推荐的刚好是你想了解的八卦……
是不是觉得它简直比你的亲朋好友还了解你?这就是大数据结合心理学所诞生的大数据“读心术”,它是否真有这么神乎其技呢?
1 (2).jpg
今天小巴给大家带来的这本《数文明:大数据如何重塑人类文明、商业形态和个人世界》,将会给大家解读当代大数据“读心术”背后的逻辑。
这本书是前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大数据先锋思想家涂子沛的新作,也是他数据三部曲的第三部,其首部著作《大数据》开创了国内大数据之先河,第二部《数据之巅》提出将大数据从科技符号提升到文化符号,而这本《数文明》则重构了我们在数文明时代的生存逻辑,揭开所谓的大数据“读心术”的骗局。
“读心术”陷阱一:免费
2015年,剑桥大学心理系一名年轻的研究员科根在Facebook上推出了一个免费的性格测试,参与者还可以得到一个5美元左右的现金红包,大众趋之若鹜,最终有32万人参与这次测试。
这就是现在互联网上最常见的数据骗局之一:几乎所有的互联网服务都披着免费的外衣,其实我们却都为之付出了对价——交出了我们的“数据”,包括姓名、性别、选择……
这也是很多数据公司获取数据的方式,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不仅收集了测试数据,还在测试程序中隐藏了一个数据爬虫,一旦用户点开了这个测试,它就可以把这些账号上存储的资料,诸如定位、点赞、浏览记录等“扒”下来,保存在自己的服务器中。
而一旦数据被爬取之后,用户就失去——对数据的控制,除了进行数据交易的双方,谁也无法知道你的数据被买卖了多少次。
也许你会觉得自己在网上公开的那些数据并不敏感,不是银行卡密码,仅仅就是一些用户名、地名以及一些无关紧要的点赞数据而已,但正是这些无关紧要的公开数据,最后影响了美国的大选。
此外,实验证明,如果掌握一个人在Facebook上的10个点赞,算法对他的了解就可能超过他的同事,掌握70个就可能超过他的朋友,掌握150个就可能超过其家庭成员,掌握300个就可能超过其最亲密的妻子或丈夫。
想想你在不经意间交出了哪些信息,在网络上留下了多少个赞呢?手机是不是已经成了最了解你的那一个呢?
“读心术”陷阱二:钓鱼
收集到用户的基本信息,生成简单的用户画像之后,大数据的“读心术”就要进行它的第二步:钓鱼了。
钓鱼首先需要考虑的当然就是根据鱼的种类选择饵料,引它上钩了。大数据“读心术”也是如此,你掌握了一个人的心魔,接着就该评估他容易受哪些信息影响,从而包装自己的数据和推送方式,搔到目标的“痒处”,影响他们的判断和选择。
最常见的“钓鱼”就是互联网上各种广告的推送了,广告业经过上百年的研究,对人性的弱点的洞察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克洛夫将这种利用人性“漏洞”的广告也称为“钓愚”。
而大数据“读心术”将这种“钓愚广告”再次升级,以A/B测试的迭代方法加速寻找更完美的“钓愚”配方。
假设某电商平台有100万用户,当它推出一件新产品时可以设计两种推广形式,然后在两个用户群中实验。假设50万用户看到A,产生了10万购买;另外50万用户看到B,产生了12万购买,就说明B的转化率更高,就可以把B方案推给所有用户。
而你改变推广方案中的任意一点,就会产生一种新的推广方案,例如标题、图片、文案等等,有近乎无数的改变,这就意味着A/B测试可以不断重复、优化,最后得出一个点击最高、购买最高的推广方案。
要调整、追踪、对比这样上百个维度的变化,对人类来说很难完成,而这正是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最大便利,算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下这些数据,还可以自动调整、推送这些方案,更显出它的“无所不知”。
“读心术”陷阱三:个性化定制
完美“钓饵”最大的弊端就是,你永远只能适合大部分人,而不可能适合所有人。世界是一个大湖,鱼很多,他们有共性,但个性更突出,如果我们在共性的基础上调整一下饵料,让它适合每一条鱼的偏好和口味,上钩的鱼是不是更多呢?
大数据“读心术”再一次展现了它的神迹。
它通过对消费者一举一动的记录,分析了消费者的动态和偏好,根据他们的行为和需求设计推送信息,即使对同一个商品和新闻,也可以根据目标受众心理特质的不同,赠送不同的优惠券,确定不同的推送时间和频率,达到触发效果。这就是所谓的精准推送。
因此,在登陆某个App之后,你的数据就被不断地采集、分析、完善,你会发现你收到的推送,无论是新闻还是商品,都越来越符合你的口味,简直就是为你个人定制的,而这也意味着我们开始从传统的千人一面的世界走出,进入了个性化定制的世界,因此产生的数据权益和数据“杀熟”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数据还是“数惧”
2017年12月,某网友用自己的账号查询酒店价格是380元,而同时用他朋友的账号查询却是300元;
今年3月份,安徽卫视的《社会透明度》爆出,用苹果手机里的App打车,车费会比用安卓版的打车贵30%左右……
也就是说,后台掌握了下单人的基本数据,根据他们的购买力,对价格也进行了“定制”,这样的情况被曝出得越来越多。
大数据时代的“读心术”给我们带来更个性化的用户体验的同时也涉嫌操控心理,个性化定价更是定向“杀猪”,如果不了解即将到来的数文明时代,数据也可说是”数惧“。

楼主热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168大数据 ( 京ICP备14035423号|申请友情链接

GMT+8, 2024-3-29 22:07

Powered by BI168大数据社区

© 2012-2014 168大数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