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影响力的数字化技术在线社区

168大数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 2 3 4 5
开启左侧

李东荣:不是所有业务都要用区块链 防止有人借机蹭热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 20: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数据大咖,获取更多知识干货,轻松玩转大数据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2月1日消息,第四届(2019)中国新金融高峰论坛今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
李东荣表示,当前区块链更多地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资产证券化等存在多方交易且信任基础较弱的场景,并不是所有业务都要用区块链,也不是所有数据都要上区块链,要防止有人借机蹭热点。
就当前金融科技发展如何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的要求,李东荣谈自己的思考意见。要积极发展监管科技,增强金融科技的治理能力。
李东荣表示,纵观人类金融发展史,金融创新与监管总是在你追我赶的动态博弈和螺旋式上升中寻求更高水平的平衡。当前,金融科技蓬勃发展,金融账户数据的关联性和交互性不断增强,金融活动的实时性和不间断性越发明显,金融风险构成的交叉性和复杂性更加突出。所有的这些变化都对金融监管的实时性、精准性和穿透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国家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综合地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等前沿技术,依法合规地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公共数据融合和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对侧重于机构监管、分业分段监管、事前准入监管的传统监管模式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优化,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逐步地实现规则数字化翻译、数据实时化采集、风险智能化分析、结果可视化呈现等监管科技功能,使金融监管部门在防控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能够更为主动、更加有效。
以下为李东荣发言实录:
李东荣:各位嘉宾,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感谢主持人,我也非常荣幸再次来到由新华社主办的中国新金融高峰论坛。就新形势下金融业变革与开放的相关课题与大家一起交流。在前不久举行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这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做好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奠定了基调。根据我自己学习和工作实践的体会,我认为金融科技作为科技驱动的金融创新,它既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的关键驱动力量。所以,今天我想结合论坛主题,就当前金融科技发展如何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的要求谈几点我个人的思考意见,供与会者参考。
一是紧密结合经济社会活动的场景需求,提升金融科技的供给质量。
长期的金融发展实践表明,任何金融创新如果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客观需求,就会偏离方向、违背规律,从而走向或自我循环、或过度膨胀、或非理性繁荣。这样的金融创新要么因为价值缺失而被自然淘汰,要么因为与实际需求不吻合而难以为继,只有那些真正符合实体经济、符合经济规律、深耕业务场景的金融创新才可能有持续的生命力。因此我认为,发展金融科技要始终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生活作为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科学、冷静、务实的态度,切实抓住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最需要的金融服务场景,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应该是接地气的,从而不断地去提升金融科技供给对多元化需求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近期我们注意到,金融业对区块链的讨论和实践非常热烈,其中也出现了一些将区块链神化、泛化的杂音。根据我们的观察与思考,区块链作为一种技术集成创新,在促进数据共享、提高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确实具有突出的优势,在金融领域确实具有很好的应用场景。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区块链各组件技术的成熟度存在差异,不同金融场景对区块链安全、性能、功能等要求也不尽相同。当前区块链更多的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市场证券化等存在多方交易且信任基础较弱的特定场景,并不是所有的业务都要用区块链,也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要上区块链,更要防止有的人借这个机会来蹭热点,或者加上他们自己的东西。我们应该负责任地向社会普及相关的金融和科技知识,让群众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这些背景情况。所以我认为在我们金融行业只有找准了应用场景,并且与其他技术有机地、有效地结合使用,才能使区块链技术创新优势和经济社会价值真正得到充分彰显。
二是着力推进制度建设,引导金融科技守正、向善。
自古以来,科技都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它能够造福人民,促进发展;用得不好,就可能打开潘多拉的魔盒,带来问题和风险隐患。近年来,我们看到很多从业机构都在提倡守正创新、科技向善的经营理念,我认为这样的理念是客观务实的。当然,再好的理念也还需要有制度的保障,当前在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不断涌现的情况下,要确保金融科技始终走在守正向善的发展道路上,我们更应该注重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按照强基础、补短板、零适用、延迟性的原则,以金融数据治理和信息保护、金融科技应用安全管理,金融科技产品检测认证,金融科技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合作规范等内容为重点,与时俱进地补充完善,包括法律规定、监管规则、自律标准、内控机制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加快形成多层次的金融科技制度体系,把金融科技创新放在制度的防火墙内,把金融科技风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把金融消费者置于制度的保护下,坚决避免“唯技术至上”、“有技术可任性”等一些错误的理念和行为。
三是积极发展监管科技,增强金融科技的治理能力。
纵观人类金融发展史,金融创新与监管总是在你追我赶的动态博弈和螺旋式上升中寻求更高水平的平衡。当前,金融科技蓬勃发展,金融账户数据的关联性和交互性不断增强,金融活动的实时性和不间断性越发明显,金融风险构成的交叉性和复杂性更加突出。所有的这些变化都对金融监管的实时性、精准性和穿透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国家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综合地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等前沿技术,依法合规地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公共数据融合和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对侧重于机构监管、分业分段监管、事前准入监管的传统监管模式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优化,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逐步地实现规则数字化翻译、数据实时化采集、风险智能化分析、结果可视化呈现等监管科技功能,使金融监管部门在防控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能够更为主动、更加有效。
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金融科技智力支撑。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也是金融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在全球金融科技竞争中,科技硬实力也好,政策软实力也罢,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人才来实现,根据这些年我们的一些调查研究,有很多机构普遍反映,目前引才难、引才贵、育才慢、留才难是当前金融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共性难题。当前,我国金融科技人才总量紧缺与结构失衡并存,领军型专家、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团队相对不足,金融人才的科技素养和科技人才的金融素养有待提升,国际金融科技人才资源与国内市场融合机制亟待完善。上述这些问题还需要依靠政府、市场、社会多方的力量,采取多种措施逐步地加以解决。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建设现代金融体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重要任务,金融科技在其中大有可为,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方针政策指引下,金融界与社会各界团结协作,共同努力,金融科技在促进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方面一定能够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来源:腾讯财经
楼主热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168大数据 ( 京ICP备14035423号|申请友情链接

GMT+8, 2024-4-16 18:17

Powered by BI168大数据社区

© 2012-2014 168大数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