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影响力的数字化技术在线社区

168大数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 2 3 4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疫情之后健身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21 12:1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数据大咖,获取更多知识干货,轻松玩转大数据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疫情至此,一边是健身场馆等待着复工的信号,期盼早日开门迎客;一边是依旧不能开门的健身房,蜂拥转战“线上”,开直播、录视频,教练全员变主播,尽最大努力在停业期挖掘用户流量。
对于疫情后的健身市场,有媒体预测会迎来行业的春天,也有观点认为滞后效应作用下,场馆复苏需要更长的时间。每一天都在和房租、人力等成本赛跑的健身房经营者们,此时都很关注几个问题:
  • 疫情对人们的健身意识和健身行为有什么样的影响?
  • 疫情期间的线上动作该不该做、有没有效果?
  • 线上内容会不会成为疫情之后健身场馆的一条业务主线?
  • 疫情之后健身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这是注定的结果还是一场提前的自嗨?
……
全文5400余字,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这些问题的答案场馆们各有说法,或许我们应该从用户的身上寻求回答。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面向消费者做了个小调研,设计了25道问题,通过问卷的方式让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作答,3天时间我们收到了近千份答卷。
这近千位答卷人不局限于健身房的会员,在疫情之前他们是运动忠粉(按计划训练39.45%),也有只是偶尔练练的(50.15%),也有从不运动的人(10.4%)。他们在场馆练、在家练、在室外练……男女老少全都涵盖。当然,他们来自祖国的东西南北中。
  概  况  
男女比例几乎一致,分别为男46.93%,女50.07%。
地域分布如下饼状图,北京明显多些,其次是山东和四川。

25-30岁占比41.9%,是主力。其次是31-40岁占比33.33%。25-40岁是本次调研的主要对象。(与健身市场最为关注的主力人群一致)
C端用户怎么说——问卷结果分析
大家喜欢在什么地方健身?
相关问题:
  • 疫情之前,你有健身习惯吗?
  • 疫情之前,你在哪里健身?通过什么方式锻炼?
  • 疫情之后,你会选择在哪里健身?
●疫情之前,大家更喜欢到“健身场馆”运动。
在场馆(健身馆、球馆)运动者占一半以上54.6%,尤其是健身场馆。在家锻炼紧跟其后,44%。再来是户外,包括小区、公园。有个别人提到在公司健身。
●疫情之后,大家倾向最多的是“场馆”和“户外”两项。
  • 场馆,33.4%
  • 户外运动,29.6%
  • 居家,22.9%
  • 小区,11.3%
  • 不打算健身,1.7%
  • 其他,1.1%,答案集中于篮球场和游泳馆。
由此可见,大家更多倾向于“走出家门”运动,户外、小区、场馆,其中场馆是居民健身的重要场所。
疫情对大家健身产生影响了吗?
相关问题:
  • 疫情影响到你日常锻炼了吗?
  • 疫情期间你的锻炼频率如何?
●疫情影响到你日常锻炼了吗?
2/3的人表示受影响,其中有将近一半的人说“很受影响”,大致理由是“不能去健身房”、“不能出门”(无法户外)。
另一半以上认为疫情对他们的日常运动“有一点影响”的人是这么说的,“无法户外”、“家里的铁片不够重”、“跑步受到影响,但不跑也行”、“没有老师亲自指导”、“在家锻炼更加枯燥”、“无法进行长距离走步训练”、”不方便,没场馆”、”次数减少了”……
27.79%的人认为“没影响”,大致意见集中于这样几种——有场地:“我是教练,有钥匙,可以入场训练”、“在乡下,可以爬山”;本来就没有锻炼习惯:“本来就练得少”、“只是偶尔在抵抗力下降的时候才会去锻炼”、“懒”、“冬天本来就不锻炼”;有在家运动习惯:“在家就有各种方法锻炼”、“舞蹈课老师网上授课”、“本来也就是在家锻炼”……
●疫情期间,大家的锻炼频率如何?
@所有人
  • 19.51%的人表示有计划地坚持锻炼;(默默竖起大拇指)
  • 25%的人完全没有训练;(疫情之前从来不运动的人只有10.4%哦……从数据上看,居家隔离不能出门多多少少对大家的运动习惯产生了影响。)
  • 55.49%的人偶尔练练。
●进一步来探索下,那些疫情前完全没有运动习惯的人,疫情期间运动了没有?
  • 30%的人开始动了。(5.71%的人开始有计划训练,22.86%的人偶尔练练)
  • 70%的人依旧“不练”。
●那之前就运动的人(有计划+偶尔动动)他们变懒了吗?
  • 20%的人懒了,完全没运动。
  • 80%的人的继续锻炼。(21%有计划+60%偶尔练)
●猜猜看,那些在疫情之前就有严格健身计划的人,疫情期间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了吗?
还好。只有16%人说停止了训练。84%的人一半坚持训练,一半偶尔练练。
看来“运动”、“不运动”都有惯性,以前怎么样,现在还怎么样,也许未来依旧那样。健身场馆、服务提供者,如何打破那些不健身人群的惯性,是个关键课题。
这个特征会不会在其他方面有所表现呢?比如对线上课程的关注?
线上健身课程会成为主流吗?
相关问题:
  • 疫情之前,你使用线上课程吗?
  • 平常你喜欢看什么样的健身内容?
  • 你惯于通过什么渠道获取健身内容?
  • 疫情期间你关注健身内容的频率?
  • 疫情期间你关注了哪些健身方面的内容?
  • 疫情期间你使用或关注过哪些线上健身课程?
  • 疫情期间你跟着线上健身课程训练的频率如何?
  • 疫情过后,你还会继续关注线上健身类课程吗?
疫情期间线上健身大火,因此我们设置的问题比较多。我们来看下疫情前、中、后(期望)线上健身内容/课程的使用情况。
●疫情之前使用线上健身课程的情况:

总之,超过一般的表示会使用线上内容,但高频使用者(以线上健身课程辅导为主+线下、教练指导各一半)只有5.41%。
●那再精准一点,有计划训练的人群线上健身课程的使用情况呢?
  • 完全不用,44.19%;
  • 偶尔使用,44.19%;
  • 高频使用,主要靠线上课程指导训练者,7.75%;
  • 线上课程与教练指导各占一半者,3.88%
  • 也就是说,健身爱好者里只有10%的人依赖线上健身。
●偶尔运动的那些人呢?
还是会有一半以上的人使用线上课程,但高频使用的人连5%都不到。
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疫情之前,有运动习惯的人多多少少会使用健身课程,但高频使用者数量仅10%左右,依赖者少之又少。线上内容或许没有人们想象或者机构宣传的那么有用。
●疫情期间,大家跟着线上课程的锻炼频率如何?
  • 非常频繁,3.32%
  • 比较频繁,11.18%
  • 没怎么练,45.62%
  • 不关注,39.88%(疫情前是44.26%)
有接近40%的人完全不关注;45.6%的人表示“没怎么练”,仅14.6%的人频繁跟练。线上课程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火。
●继续延伸,那些疫情之前依赖线上课程的人,疫情期间有什么变化呢?
  • 及格了,68.75%的人继续依赖线上课程练。
  • 非常频繁,18.75%
  • 比较频繁,50%
  • 没怎么练,25%
  • 不关注,6.25%
●那些之前不怎么依赖(偶尔使用和线上、教练指导各一半)线上课程的人呢?
  • 只有18.77%的人转成了频繁跟着线上课程训练。
  • 4.03%非常频繁
  • 14.77%比较频繁
  • 56.38%没怎么练
  • 24.83%不关注
●疫情之前不关注线上课程的那44.26%的人,疫情期间开始关注了吗?
  • 有41.22%的人开始关注线上了!看来疫情还是带动了很多人走向线上课程。甚至有5.35%的人开始频繁使用线上课程。
  • 1.53%非常频繁
  • 3.82%比较频繁
  • 35.88没怎么练
  • 58.78%不关注
疫情还是带动了一些之前不怎么用线上课程的人开始使用。但整体而言,通过线上课程坚持锻炼的人还是少数。
●疫情期间,大家都看了哪些线上课程呢?
只有16.62%的人说出了具体内容,其他人一半啥也没看,一半随便看看没记住。那些记性好的人,大概率提到两个平台:Keep和抖音。
疫情一开始,线上课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虽然线上用户数量也跟着上涨,但数据表明,大家能说得上来的依旧是那些在疫情之前就主打线上的平台。在大家的第一印象里,几乎没有对某一个健身品牌的线上内容特别关注。
●疫情之后线上课程会成为潮流吗?(疫情过后,你还会继续关注线上健身类课程吗?)
线上课程还是被需要的,只有17.22%的人表示完全不需要线上课程。(之前是44.26%)但依赖线上教学为主的人也只有约17%而已。(之前7.44%)

对比一下,经历了疫情,大家对线上课程的需求旺盛了。但要注意,这是大家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的“期望”,而不是实锤。
●具体到内容上,平常,大家喜欢看的健身内容:
  • 短视频占绝大多数,57.6%
  • 喜欢看文章的人占25.3%
  • 爱看直播的占10%
  • 剩下的人提到新闻、壁纸、游戏、系列课程、养生等
  • 再就是“不关注”
●平常,大家通过这些渠道看自己喜欢的内容:

视频平台偏多一点,但与公众号与健身类APP不分伯仲,分别是35.7%、33.2%、30.8%。剩下的人大部分随便看看和不关注,在“其他”选项里大家提到了“微博”、“朋友圈”、“教练”、“书”等。
●疫情期间,大家关注健身内容的频率如何?
  • 每天必看,14.8%
  • 偶尔看看,63.14%
  • 完全不看,22.05%
●大家疫情期间都在看什么?

优势选项是“其他平台的内容”,这个很有意思,不禁引发好奇心。我们剔除掉了没有购买过会籍的答卷人看了下情况。依旧是“其他平台的内容”为优势选项,这表明什么?表明你的会员并没有关注你生产的内容。是你没有生产内容呢,还是你的内容没有人看呢?引发思考。我们追加一个问题,帮助大家思考。
●疫情期间,你所在的健身房有什么动态?

健身行业在疫情期间表现还不错,很多都出品了知识性内容,也与会员保持着或多或少的沟通。切实采取措施——为会员延长会籍并告知会员的也大有场馆在。说下“没有关注,不清楚”这个选项,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会员心大无所谓,另一方面会不会是因为场馆做得不到位,没与会员沟通呢?
疫情期间场馆铆劲做了这么多工作,对于消费者的决策会有多大影响呢?
提问:疫情过后,如果去健身场馆,大家会如何优先选择?
“方便”依然是消费者心中场馆选择的第一影响要素。

只有4%的人表示疫情过后会去自己关注过的场馆,也就是说在健身行业品牌效应很低,大家不是冲着品牌去健身的。
引发思考:健身场馆的品牌影响到底是什么呢,如何做呢?
健身市场如何爆发?
相关问题:
  • 疫情结束前,政策允许下健身房恢复营业,你会考虑去健身吗?
  • 疫情期间,有机构推出上门健身指导服务,你愿意考虑吗?
  • 疫情过后,你会考虑买运动器械吗?
  • 疫情之后你会加大运动频率吗?
●疫情结束前,政策允许下,大家会不会去健身房呢?会?不会?看看再说?

几乎各占1/3。具体看下,都是哪些人愿意去,哪些不愿意。
明确表示“会去”的勇士们是那些疫情之前就坚持锻炼的人(62.73%)。疫情之前表示偶尔练练的人有34.55%做出了选择。请注意,那些在疫情前没有运动习惯的人,在疫情结束前,政策允许下,也想动动了。(2.73%)
●疫情期间,大家考虑教练上门服务吗?(市场上确实有提出这样的服务。)

NO!只有10.9%的人考虑。
什么原因?安全原因、私密原因、空间原因,依次排序。还有人提到“没需求”、“看娃没时间”,甚至“神经病啊!疫情期间还上门!”
●疫情过后,大家会买健身器械吗?

小器械的需求还是有的,大器械,嗯,答案看起来有点惨。80%的人表示压根没往“要不要买器械”这件事上想。看来国内想出现下一个Peloton,任重道远。
疫情对于大家的健康意识还是有影响的,70%以上的人都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很多人也表示,健康意识跟疫情无关,一直都认为很重要。
疫情给大家带来了不少运动动力,表示要加大运动频率的人占到42.9%,是因为疫情期间长了不少肉吗?还有44.41%提到会维持原有水平。也就是说,疫情后的健身市场有86%以上的运动需求在等待被满足。

●很好奇,那些在疫情之前“完全没有”运动习惯的人,疫情之后打算怎么做呢?
25.71%的人表示他们要加大运动频率。
只有14.29%的人表示“不运动”。
●如果官方宣布“疫情结束!”大家会什么时候去场馆健身呢?

结束就去的人不多,将近60%的人选择观望。滞后效应确实存在,场馆复苏需要一定时间,然后再谈增长。这也是一个营销的好机会,场馆主们一定要给消费者信心,做好消毒等安全保障工作,让大家知道你是安全的。
总  结
这次调研并不能说完全严谨、科学,样本量也不足以代表实际的用户行为与想法。但是通过这些一手数据与信息的搜集反馈,我们对于前面提出的问题多少获得了答案,并且对于场馆后续经营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健身场馆需求巨大
我们对于健身市场的展望,除了中国的人口红利以及日益提高的健身意识(经历疫情再次刺激一波),还可以看到走出家门尤其是到场馆锻炼,会是人们的主流选择。
疫情如何影响健身?
疫情导致人们足不出户,激发了一部分居家健身的需求,从线上获取课程及内容成为这个阶段的(需求的)增长点。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于健康、健身的重视,疫情之后又更多的人有心愿去场馆锻炼。
但我们看到,人们“健身”或“不健身”有着很强的惯性,以前怎么样,现在还怎么样,也许未来依旧那样。
就像“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疫情期间,不是原本宅家的人开始运动了,而是原本运动的人在家运动了。
如何撬动那些不运动的人是需要运营者多动脑筋的。“帮助用户养成运动习惯”是健身场馆最该做的事,用户粘性会高,用户会感激你。
线上健身课程会成为主流吗?
作为健身场馆,想关注的其实是:1.线上内容会影响人们来线下健身吗?2.我的场馆要做线上产品吗?
第一个问题:我们认为线上只是辅助和补充,不会导致线下被线上分流,反而线上会帮助用户进一步养成健身习惯。
第二个问题:如果你真的有足够的产品能力、团队、投入,再考虑把线上作为重要的产品线吧,否则建议还是专注做好线下产品和服务,线上的内容可以作为服务和营销的工具之一。
健身市场会如何爆发?
疫情期间人们憋坏了,谈论着“奶茶、火锅、海滩你等着!我要‘报复性消费’”。不过,又正如被“断粮”的小年轻们感叹:工资都挣不到,我拿什么报复啊。报复性消费并不一定马上发生。而健身恐怕又是排在序列靠后的“报复对象”。消费的缩紧、健康安全的顾虑,人们重回健身场馆甚至更多人走进健身场馆是必然的,但需要时间。
对于众多场馆而言,需要挺过去这段时间,保证自己不被大浪淘去。活下去拥抱如约而至的行业繁荣,但还得思考,如何做才可以拥抱繁荣的是你,不是别人。
文:练多多学院(lianduoduocollege)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168大数据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网友个人见解,与本站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网友自行投稿发布。若为首发或独家,该帖子作者与168大数据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168大数据的同意,并添加本文出处。
4.本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价值及用于交流学习,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5.任何通过此网页连接而得到的资讯、产品及服务,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6.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若标注有误或遗漏而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尽快告知,本站将及时删除。
7.168大数据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168大数据 ( 京ICP备14035423号|申请友情链接

GMT+8, 2024-5-3 21:02

Powered by BI168大数据社区

© 2012-2014 168大数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