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影响力的数字化技术在线社区

168大数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 2 3 4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中科院院士张钹:用人工智能读懂大数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4 13:2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数据大咖,获取更多知识干货,轻松玩转大数据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大数据,“大”容量是多数人关注的焦点,但是却忽略了“内容”。

  今天,第七届中国云计算大会第二天日程持续进行中,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认为,现在大家比较关注形式和模式,却很少看到内容这个维度。

  “大数据的处理问题仍然是个老问题,网络数据与以前的数据不同之处在于,虽然数据很多,但是有用的数据只有34%,好用的数据仅有7%,被分析的数据更是少到只有1%。”

  下面张院士的这张幻灯片显示,在单机时代,计算机不需要了解具体内容是什么,然而发展到计算机网络时代,这发生了很大变化,计算机必须通过文本和图像了解用户的意图,输出用户需要的信息。

  但是,计算机能了解人类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计算机不了解人类的语意。这也是在网络大数据处理过程中,遇到的第一道坎儿。

  因此,网络时代信息处理提出了新需求:了解用户意图、用户兴趣、用户体验,将粗数据变成知识,理解信息的内容。这里所说的“理解”,有三个层次:自然语义,也就是了解人类说的是什么,说话人的用意和受众的感受。

  这就是传统信息处理面临的根本性挑战,能不能解决呢?院士给出的答案是,很难!“过去我们在处理传统信息的时候,我们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和形式有关,和语意没有关系。”

  所以传统的信息处理,基本上很难去做网络数据的处理,那么问题来了,机器能不能处理语意?如何处理?这时候就不得不说说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了,它在特定的条件下具有抗干扰能力。

  我们固然可以用知识推动的方法解决人类深思熟虑的行为,但是很难运用到感知的信息处理中,这个事情基本上是有人工多层神经网络做的。

  院士提醒说,概率统计方法存在局限性,多层神经网络也不是完美的,不要以为深度学习已经完全可以超过人类的水平,这只是在一定的条件环境下。

  展望未来,院士认为,未来的大方向是把传统信息处理和人工智能结合起来,也就是“数据驱动+知识驱动”。



楼主热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168大数据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网友个人见解,与本站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网友自行投稿发布。若为首发或独家,该帖子作者与168大数据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168大数据的同意,并添加本文出处。
4.本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价值及用于交流学习,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5.任何通过此网页连接而得到的资讯、产品及服务,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6.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若标注有误或遗漏而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尽快告知,本站将及时删除。
7.168大数据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168大数据 ( 京ICP备14035423号|申请友情链接

GMT+8, 2024-6-4 04:18

Powered by BI168大数据社区

© 2012-2014 168大数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