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影响力的数字化技术在线社区

168大数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 2 3 4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智慧建筑时代下的大数据应用和精细化管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9 11:5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数据大咖,获取更多知识干货,轻松玩转大数据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来源:德国RIB集团

 传统建筑行业的工作经验化、文档化程度高,缺乏对数据价值的把握和总结。随着建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5D BIM技术的渗透,这种工作模式逐渐变为结构化和标准化,依托模型数据实行精细化管理。从德国工业4.0到中国“互联网+”,大数据科技正带领中国建筑行业向管理信息化、建造工业化转型。
  大数据智能分析是实现建筑业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大数据具有的4V特点——大量(Volume)、高速(Velocity)、多样(Variety)、价值(Value),使其可量化、可衡量、可对比、可评估。借助现代信息管理平台,将BIM技术落地到本土企业实践,我们可以对大数据进行搜集、分析和再利用,由此拓宽项目和企业管理的广度和深度,用数据价值拉动项目价值。
  5D BIM技术实现项目管理“以大管小”
  2016年,德国提出了“数字战略”,其中在基础建设方面计划将“数字化建筑(Digital Construction)”定为统一建造标准,全面实行BIM技术,促进建筑产业的智能互联。5D BIM技术是以大数据为核心,连接3D模型、时间和成本,项目设计、施工、建材供应、财务预算决算等各个作业产生的工程数据和业务数据都体现在BIM模型上,并随时存储、搜索、计算和追溯,支持项目高管对各部门的下沉式追踪监控,用大数据强化管理精细度。
  “建筑行业已经越来越精细化,随着工业4.0概念的引入,中国建筑将会往智能化、数据化发展,建造运营维护技术将越来越受重视。因此,如何利用BIM数据平台搭建项目数据,如何将数据细致化、流程化,将会对项目产生深远影响。”
  德国RIB集团卓越中心高级总监李雄毅日前在“武汉企业信息化管理、BIM技术应用与装配式建造交流研讨会”上提出iTWO 4.0管理模式的概念,是基于对项目5D的管理高度,采用“先拟后建”的建造流程,结合虚拟建造和实体建造的操作和业务信息,将5D BIM技术应用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大数据全流程管理模式。
  项目所有信息都集中反映在统一管理平台上,使得模型数据可视化、部门协同化、施工进度形象化、项目成本具体化,一方面执行部门能得到直观清晰地了解项目要求,减少协作成本、降低出错率,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另一方面管理部门对项目有宏观决策的同时,能与各参与方得到有效互动、细化管理颗粒度。
  大数据运用的关键是整合
  智慧建筑时代下的大数据,并不只是简单的数字叠加和集合,更多的是价值信息的挖掘和有效集成,这就需要人员的整合、流程系统的整合、以及软硬件资源的整合。
  人员整合:人是行业和项目中流通性最强的元素,既从数据端接收信息,又反馈、提供新的数据源。项目各部门在同一平台的协同合作,是保证数据真实可靠的基础。这需要建立新的工作模式,让全部参与方从项目早期开始整合,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信息共享,培养团队创新氛围,提高人员沟通效率和整体工作水平。
  流程整合:如果说数据是知识库里的点,流程就是串联数据的线。国际市场主流平台iTWO 5D BIM大数据全流程管理平台的其中一个特点是,它不但整合虚拟+实体建造双流程生成数据主模板,还能对接CAD和ERP系统,形成”规划设计-建筑生产-运营维护”一体化信息管理,集成碎片化数据,提高流程化生产和管理效益。
  软硬件整合:建筑的精细化管理需要以5D BIM大数据全流程管理平台为支撑,以高性能计算机、主控中心、移动端等智能设备为载体,优化资源配置和数据交互,推动预制装配式工程和建筑工业化发展,加快行业生态圈的链接重组。
  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李雄毅认为,大数据不止是一个概念,也可以落到实处,显示为企业多项目模型、时间、成本等数据的积累,利用大数据模板实施标准化建筑。5D BIM信息管理也不止步于项目层面,更能扩展、深化到本土企业组织管理当中,实现自上而下的精益管理,“利用iTWO 5D技术去革新企业的管理思路、管理流程并提高人员整体水平”,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力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想要有所成就,就要大胆尝试”,建筑企业要敢于创新,用新思维、新技术和新工作模式加速信息化和工业化转型,整合各方资源,成为行业的先行者和标杆。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建造模式,到大数据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大数据信息技术将继续推进建筑行业升级,构建互联化、集成化、数字化、精细化的新型建筑产业生态,拉升企业生产力和总体效益。



楼主热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168大数据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网友个人见解,与本站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网友自行投稿发布。若为首发或独家,该帖子作者与168大数据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168大数据的同意,并添加本文出处。
4.本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价值及用于交流学习,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5.任何通过此网页连接而得到的资讯、产品及服务,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6.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若标注有误或遗漏而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尽快告知,本站将及时删除。
7.168大数据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168大数据 ( 京ICP备14035423号|申请友情链接

GMT+8, 2024-6-3 06:32

Powered by BI168大数据社区

© 2012-2014 168大数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