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影响力的数字化技术在线社区

168大数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 2 3 4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分析师:Lending Club,披着P2P外衣的新债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11:1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数据大咖,获取更多知识干货,轻松玩转大数据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以下内容来自国信证券分析师王学恒,36大数据在此仅为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属于其合法持有人。

从全球范围看,P2P 行业是一个巨量市场,即使在最发达的英美两国,渗透率也极低,P2P 大有可为。1)P2P 行业横跨个人消费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两大细分市场,仅个人消费贷款,英美两国P2P 的渗透率均不到1%,未来从传统金融向P2P 借贷的空间大;2)英美是全球最发达的P2P 市场,快速发展主要源于监管到位和较发达的金融体系;3)英美P2P 公司已经开启转型之路,主要是横向拓展新的信贷市场,同时深度挖掘居民及机构的理财需求。

领先的P2P 企业Lending Club(LC)和On Deck Capital(ONDK)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自于风控体系和获客能力。LC 更像互联网金融公司,ONDK更像是具有大数据能力的小贷公司。主要的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1)客户不同,LC 主要借给个人,ONDK 主要借给小微企业;2)资金来源不同导致收入模式不同,LC 主要来自个人,公司收取平台交易费,交易费是公司主要业务收入,ONDK 主要来自高盛、Fortress 信贷集团等金融机构,息差是公司主要业务收入。

P2P 企业是资本消耗型企业,融资不可或缺,英美主要用市贷率进行估值。传统估值方法P2P 行业并不适用,主要原因是P2P 公司早期都不盈利,美国一般采用市贷率对此类公司进行估值。Lending Club2013 年前未盈利,OnDeck Capital 至今尚未盈利。以Lending Club 计算,投资人对其公司价值的估值一直在年化当季借款额的0.8-1.0 倍之间。

Lending Club 站在风口顺势而起

Lending Club 站在风口顺势而起

Lending Club 成立之初,恰逢Web 2.0 的兴起和2008 年金融危机,前者提供了P2P 借贷产生的可能性,后者则是P2P 借贷成长的助推器。金融危机中,高风险的个人投资者受到严重冲击,很难申请到无抵押贷款,于是把目光投向P2P 借贷,Lending Club 生逢其时。

美国个人信用体系和自身风险评价能力提供支持

美国的征信局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三大征信局Equifax、Experian 和TransUnion 联合分布全美国的1000 多家地方信用局,收集了美国1.8 亿成年人的信用资料,每年出售6 亿多份带有FICO 评分的消费者信用报告,每月进行20 多亿份信用数据的处理工作。另外,Lending Club 自身对风险评估的算法在FICO 评分基础之上再细分借款人风险等级也是其核心竞争力。

业务模式创新三部曲

随着美国监管机构对P2P 借贷行业的监管要求变化,Lending Club 业务模式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本票模式、银行模式、证券模式。刚开始的本票模式绕过银行实现点对点借贷;采用银行模式是绕开了各州的借贷牌照限制,为全国范围推广业务铺平道路,同时也避开各州的利率上限限制;证券模式,满足了美国潜在的各种监管要求,为将来混业经营提供必要条件。

借监管东风跨上新台阶

Lending Club 主动和SEC 沟通,为以后快速发展扫清政策监管障碍。在2008年注册“静默期”之中,Lending Club 以自有资金保留放贷业务。2009 年6月,Prosper 在度过“静默期”后,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重新回到之前每月放贷的相当额度。而此时,Lending Club 每月贷款额已经远超Prosper。

采用预定利率模式实现弯道超车

2006 年成立的以Prosper 以“资金的ebay”为理念,通过竞价的形式实现利率评级,在2008 年之前占据美国P2P 行业榜首位臵。但竞价模式不受投资者欢迎。Lending Club 在2007 年成立之初就明智地选择预先设定利率模式。直到2010 年,Prosper 才放弃拍卖模式,采用根据借款人风险提前设定的贷款利率模式。至此,Lending Club 已经运行3 年,虽然成立于Prosper 之后,却由于其平台设定利率的模式更易为用户接受,已经吸引很多访问量,并且业务规模增速已超Prosper。

Lending Club 对我国P2P 行业启示

一是尽快明确主要监管部门和出台规范行业政策,强制P2P 平台注册和信息披露。监管的核心要素是信息披露,用注册制和详尽的信息披露替代牌照制度,形成P2P 行业的进入门槛;二是尽快建立可共享的个人信用体系;三是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产品和交易结构创新来弥补个人信用体系缺失的不足,将P2P 借贷模式和信托、基金等现有模式融合创新,开发新的金融产品。

Lending Club 概况

全美最大的P2P借贷公司

Lending Club 于2007 年在美国注册成立,从事线上P2P(人人贷、社会化贷款、点对点借贷)借贷业务,拥有65%以上美国P2P 贷款市场份额,是美国规模最大的P2P 贷款公司。Lending Club 向投资人出售“会员偿付支持债券(notes)”,面额从25 至35000 美元不等,借款人最高借款额不能超过3.5 万美元。

Lending Club 依靠互联网的力量,有效地将借款人和放款人联系在一起,为借贷双方创造显著的价值。截至2014 年6月30 日,累计放贷50.4 亿美元,2014 年Q2放贷1亿美元。累计支付给投资者利息4.94 亿美元。

Lending Club 对投资者来说最大价值是提供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历史投资回报率在7.56%~22.68%之间 ,平均年化收益率在 10%左右。 投资者可以自主选择不同风险等级的贷款, 既可以选择最高信用等级 A 级的贷款,也可以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 G级贷款,还可以选择不同风险和不同收益的贷款组合。

Lending Club 对借款人来说,最大的价值是较低的借款利率,低于信用卡的利率。另外,借款人在Lending Club 上申请借款过程简单,一切都可以在网络上完成。

创始人二次创业引得凤凰来

和美国其他行业龙头企业的创业家一样, Lending Club 创始人Laplanche 人在Lending Club 成立之前也有过其他的创业经历。Laplanche 曾在2000 年创建Matchpoint,后来被甲骨文收购。这些创业经历为二次创业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并且对投资人来说,被投公司团队有创业经历是加分项。美国前财政部长、哈佛前校长萨默斯,摩根士丹利前CEO 麦晋桁,有“互联网女皇”之称的KPCB 合伙人玛丽米克,他们先后成为Lending Club 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更吸引人的是,股东成员里还包括KPCB 和Google。

贷款成交规模年年翻倍

截至2014 年6月31 日,Lending Club 累计完成贷款50.4 亿美元。自2007 年成立以来,Lending Club 每年贷款成交规模增长率保持100%以上。

来自借款人的交易费为主要收入

Lending Club 的主要业务收入来源是向借款人收取的交易费用,费率是贷款成交额的1%至5%不等。其他两个收入来源:一是向投资者收取的服务费用,费率是投资者从借款人那里回收本息的1%;二是管理费用,来自LCA 的收入,管理费用率从0.75%至1.25%不等。

作为全球第一家冲击上市的P2P 公司,Lending Club 的财务数据却并不亮眼。2013年首次实现盈利,全年净利润730 万美元。然而,2014 年上半年Lending Club出现了1649 万美元的净亏损。

2014 上半年暂时亏损是因为大规模投资导致的成本上涨。宣传费、获取项目资源市场开发费同比增147%,用于购臵平台所需软硬件的费用以及各类折旧费用、管理费用同比增160%。

Lending Club 商业模式

业务模式创新三部曲

随着美国监管机构对P2P 借贷行业的监管要求变化,Lending Club 业务模式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本票模式、银行模式、证券模式。而随着业务模式的不断转型和监管机构的不断介入,Lending Club 逐渐从简单的社交应用转变成了“类金融机构”。

本票模式

在2007 年6月~12 月期间,Lending Club 通过本票模式开展业务。在本票模式下,当借款额被全额认购后,借款人向Lending Club 签发贷款本票。随后,Lending Club先向借款人发放相应金额的贷款,然后再将借款人签发的贷款本票转让给相应的投资者。在这个过程中,Lending Club 实际上充当了贷款本票的中介转让方并为贷款提供后续服务,通过收取服务费盈利,并不承担贷款风险。

但是,仅从Lending Club 和借款人之间的关系看,Lending Club 向借款人发放贷款成为资金的出借方,这意味着Lending Club 需要取得各个州的借贷牌照,这极大地限制了Lending Club 以统一标准向全国各州扩展业务。

国内P2P 平台和本票模式相似的是拍拍贷。

银行模式

Lending Club 采用银行模式是为了避免因向借款人发放贷款成为资金的出借方的质疑,也绕开了各州的借贷牌照限制。

Lending Club 与WebBank 合作是成功转型银行模式的关键,在银行模式下,当贷款额度被投资者全额认购后,借款人签发贷款本票的对象由WebBank 代替本票模式下的Lending Club。然后,WebBank 向借款人发放相应金额的贷款的同时,将借款人签发的贷款本票以无追索权的方式平价转让给Lending Club,同时收回发放出去的贷款资金。Lending Club 在获得转让后的借款人贷款本票后,再将该本票转让给认购的投资者。

银行模式和本票模式最大区别是, Lending Club 将出借方的角色转嫁到WebBank。但Lending Club 在本质上所提供的服务与本票模式下并无区别——作为借款人贷款本票的中介转让方并为贷款提供后续服务。

Lending Club 与WebBank 开展合作另一主要目的是避开各州的利率上限限制。为了保护借款人,美国各州对贷款分别设定了最高利率,而且各州的最高利率并不统一。随着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发展,《1980 年存款机构解除管制与货币控制法案》规定:由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提供存款保险的银行可以将贷款最高利率选定为(1)贷款发生州的最高利率或(2)该银行所在州的最高利率,即可以向其他州输出利率。由于犹他州并未对借款利率设定上限,WebBank 作为一家犹他州注册并有FDIC承保的州立银行,可以向全国各州进行利率无上限的贷款。因此,借由与WebBank 的合作,Lending Club 的贷款利率将不再受到限制,实现了贷款业务的“全国化”和“市场化”,降低了业务成本。

证券模式

证券模式与银行模式在大部分环节上相同,本质区别在于:在证券模式下,投资人购买的是Lending Club 发行的“会员偿付支持债券”,投资人是Lending Club 的无担保债权人,与借款人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但收益完全取决于所投资贷款的表现。而在本票模式和银行模式下,投资人直接从Lending Club 或者通过Lending Club 从WebBank 银行模式受让由借款人签发的贷款本票,从而成为借款人的债权人。至此,我们认为Lending Club 本质上是一种新的债权,只不过披着P2P 的外衣。

明码标价收费种类和依据

投资者费用

服务费:借款人每次向投资者支付本金和利息,Lending Club 从投资者账户扣除1%的服务费。无论是正常还款还是一次性偿还贷款,服务费都按照1%固定费率收取。

贷款催收费:当借款人不能正常付本还息,Lending Club 或第三方催款机构在能够催回借款的情况下,收取最高35%的催收费。

借款人费用

交易费:借款人申请贷款不收费,每一次成功获得贷款的借款人一次性支付筹款交易费。交易费根据贷款期限和等级变动设定不同费率。交易费在借款人拿到贷款之前从贷款中扣除。

付款失败费用:Lending Club 对借款人付本还息采用自动扣款方式,当借款人账户余额不足或者因借款人开户银行服务故障导致扣款失败,按15 美元/次收费。

滞纳金:每个借款人能得到15 天的宽限期来支付他们每月的贷款分期付款,但在该日期之后将收取滞纳金。滞纳金费用按照5%的未付分期金额或15 美元中较高者收取。每笔逾期还款费用只收取一次。

支票处理费:如果借款人通过支票支付,每次付款将收取15美元支票处理费。

借助FICO 评分划分借款人25个等级

Lending Club 对借款人有资格审查,约90%的贷款申请被背拒绝。所有人必须满足以下硬性条件,才有可能获得贷款:

  • 申请者FICO评分在660 以上;
  • 申请者债务对收入比率应该低于40%;
  • 申请者在信用报告中至少要有2个账户是正常使用的;
  • 申请者至少要有3年信用记录,在过去6个月内,不得超过5 次信用调查;

Lending Club 将借款人按照信用分为从A 到G7 个不同等级,每个等级中有5个子集,总共有35 个贷款等级。

除爱达荷州、爱荷华州、缅因州、内布拉斯加州和北达科他州(Lending Club未获贷款资格)之外的45 个州的居民有资格申请Lending Club 贷款。

Lending Club 采用来自两个以上信用局的FICO 评分,有时候借款人满足以上所有要求,他们也可能被拒绝。Lending Club 可能会要求验证借款人的其他信息。例如收入证明等。截至2013 年12 月31 日,79%的贷款申请人被要求出示收入证明。

FICO 信用分打分范围是300~850,是由美国Fair Isaac 公司开发出的个人信用评级法,已经得到社会广泛接受。

FICO 评分系统有主要有5类数据:客户的信用偿还历史、信用账户数、使用信用的年限、正在使用的信用类型、新开立的信用账户,这5类因素有不同权重,每类因素中又包含若干子项。Fair Isaac 公司开发了三种不同的FICO 评分系统,三种评分系统分别由美国的三大信用管理局(Experian、TransUnion 和Equifax)使用,评分系统的名称也不同。

Fair Isaac 公司所开发的这三种评分系统使用的是相同的方法,并且都分别经过了严格的测试。即使客户的历史信用数据在三个信用管理局的数据库中完全一致,从不同的信用管理局的评分系统中得出的信用得分也有可能不一样,但是相差无几。这主要是由于三家信用管理局的信用评分模型是在相互独立的基础上开发的,可能导致同样的信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存储,这种微小的差异会最终带来分数上的不同。美国的征信局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和覆盖全国以及海外的分支机构。三大征信局Equifax、Experian 和TransUnion 形成鼎立之势,联合分布全美国的1000多家地方信用局,收集了美国1.8 亿成年人的信用资料,每年出售6 亿多份消费者信用报告,每月进行20 多亿份信用数据的处理工作。他们是美国私营部门中数据处理最密集的行业,每年的营业额超过百亿。这三大征信局所使用的信用评分系统都是由Fair Isaac 公司在相互独立的基础上开发的,使用的方法是一样的。

在满足以上入门条件后,Lending Club 参考借款人历史表现和FICO 评分,按照其内部自己开发的算法,再将初步合格的借款人分为25 个基础等级,作为核定借款人贷款利率的依据。这是Lending Club 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国内P2P 公司欠缺的能力。

量化风险分35 个利率等级

借款人被分为25 个基础等级后,Lending Club 在自定的基准利率之上,再按照借款人申请贷款的期限、金额、还款来源、还款方式等,将贷款分为35 个等级确定最终贷款利率。

点击可放大

成立LCA引入机构投资者

2010 年,Lending Club 成立子公司LCA(Lending Club Advisors),具有SEC认可的投资顾问资质,以普通合伙人的身份现拥有5 只基金。LCA 的成立为大型投资者投资于Lending Club 的“会员偿付支持债券”收益权证提供了一个流动性更高的投资方式。

与二级交易平台合作增加流动性

自2008 年Lending Club 在SEC等级注册后,投资者购买的“会员偿付支持债券”收益凭证就像股票一样,被视为证券,具备二级市场交易资格。Lending Club 选择FOLIOfn(网上经纪公司以及金融服务技术供应商,只负责提供交易“场所”,撮合交易双方,不参与做市)来管理二级交易平台。

该平台为Lending Club 和P2P 借贷带来了流动性。当投资者有套现需求时,可以通过在FOLIOfn 上卖出“会员偿付支持债券”全部变现其投资组合。只要投资者愿意打折出售权证,就可快速变现。

Lending Club 逆袭之路

站在风口顺势而起

Lending Club 成立之初,恰逢Web 2.0 的兴起和2008 年金融危机,前者提供了P2P 借贷产生的可能性,后者则是P2P 借贷成长的助推器。金融危机爆发后,大型金融机构开始收缩信贷,很多消费者转向P2P 平台借贷。金融危机中,高风险的个人投资者受到严重冲击,很难申请到无抵押贷款,于是把目光投向P2P 借贷。很多贷款申请被拒掉的大学生也开始对P2P 借贷感兴趣。 Lending Club 刚成立就赶上了贷款供不应求的如此好机遇,Lending Club 生逢其时。

借监管东风跨上新台阶

2007 年12 月,Lending Club 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就投资者权证问题进行沟通,2008 年3 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认定Lending Club 业务中涉及证券性质,需要申请注册,且在申请注册阶段,新投资者不能注册,现有投资者不能发放贷款。而此时Lending Club 刚刚成立不到一年,另一家2006 年成立的公司Prosper 占据着美国P2P 行业的老大地位。在当时来说,这无疑是对Lending Club 致命打击,但是现在回头看,却成为Lending Club 超越Prosper 的不可多得的契机。

监管只是限制了P2P 公司的资金来源,没有让P2P 公司停止放贷业务。2008 年4月至2008 年10 月的注册“静默期”之中,Lending Club 主动关闭投资者部门业务,但是依然保留放贷业务,只是Lending Club 利用自有资金给借款人放贷,同时继续按照约定为已发放贷款的投资者偿还本金。

2008 年10 月Lending Club 完成注册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认定Prosper 出售的承兑票据也属于“证券”,属于销售投资性质的金融产品,要求其暂停业务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注册登记。有了Lending Club 前车之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叫停Prosper 新增投资和贷款业务,只让其继续完成之前借款人还本付息业务。2009 年6 月,Prosper 在度过“静默期”后,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重新回到之前每月放贷的相当额度。而此时,Lending Club 每月促成的贷款额已经远远超过Prosper。

从Lending Club 的发展历程看,每一次业务模式的转变都因政府监管要求变化,但是每一次转变也都将Lending Club 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预定利率实现弯道超车

2008 年之前美国P2P 行业份额排名第一的是Prosper。Prosper 运营理念是“资金的ebay”,尝试了一套贷款排名系统,通过竞价的形式实现评级。竞价决定利率本意是希望为借款人提供一种最经济的借款方式,实现公众利益最大化。2009 年在SEC 注册的“静默期”之后,Prosper 给借款人提供了两个选择:一是继续使用现有拍卖系统;二是接受网站根据贷款风险提前设定的利率。

实际上三分之二的借款人选择后者,而Lending Club 成立之初就明智地选择预先设定利率模式。直到2010 年,Prosper 才彻底放弃原有拍卖模式,全部采用根据借款人风险提前设定的贷款利率模式。至此,Lending Club 已经运行3 年,虽然成立于Prosper 之后,却由于其平台设定利率的模式更易为用户接受,已经吸引很多访问量,并且业务规模增速已超Prosper。

利率竞标模式听上去很具有市场化决定利率的特质,但是现实中经常出现的结果是借款人吸引的点击率越多利率越低,而不是信用水平越高利率越低。

对于用户来讲,竞标决定利率方式也缺乏易用性,并且经常导致满标速度过慢,违背了紧急周转融资需求的初衷。

P2P 借贷平台的竞争力体现在其信用评估能力上。平台决定利率这一行为,等于向用户发送了平台拥有信用评级专业知识并对借款人违约率有控制能力的信号,有助于吸引优质借款人和更多出借人,实现规模经营。

面对未来

从公司的微观层面看,扩充产品线和不断引进机构投资者是Lending Club 的未来必经之路。在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单产品竞争不是好的选择,投资人也希望有多产品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2014 年4 月Lending Club收购医疗教育借贷公司Springstone,已经开始跨产业扩张之路,从产品竞争到跨产业链竞争。我们认为Lending Club未来还会涉足学生贷款、汽车贷款、住房贷款等领域。从宏观层面看,随着美联储退出QE 越来越近,加息预期也在提升。那么作为一个有投资属性的金融产品,P2P 产品投资还那么吸引人吗?我们认为加息对P2P 产品有影响,加息后,P2P 平台贷款利率上升的同时,其他渠道的贷款利率也会相应提升,但P2P 平台仍然具有相对低利率优势。同理,投资人利率也会继续保持相对优势。

退一步看,Lending Club会在投资人和借款人收益之间做出折中方案,以期获得双方满意。原因如下:

首先,从投资角度看,体验式投资属性不可替代。Lending Club 是伴随Web 2.0而兴起的, P2P 借贷具有明显的Web 2.0 特征——由用户主导而生成的内容互联网产品模式,也就是借款人和投资者参与的商业模式。该产品具有其他金融理财产品不具有的属性——投资人体验整个投资过程,投资者很清楚地知道他投资给了谁,由此也获得了帮助别人的满足感。所以,投资者会综合考虑收益和投资体验。

其次,从借款人看,申请借款的过程方便、快捷,只需点击鼠标就能在网上完成。3 年和5年的固定借款期限,给借款人缓冲了还款压力。

估值水平

我们先看一下近2年Lending Club 融资时的估值水平:

  • 2013 年5 月融资1.25 亿美元万美元估值15.5 亿美元;
  • 2013 年11 月融资5700 万美元估值23 亿美元;
  • 2014 年4 月融资1.15 亿美元,估值37.6 亿美元;
  • 2014 年第三季度IPO,融资5亿美元,估值50 亿美元。

Lending Club 成立至今,只有2013 年盈利。IPO 前50 亿美元估值相对于2013年财务数据来说,市盈率684 倍,市销率51 倍。如此高的倍数看上去很夸张,要是参照2013 年10 月上市的Twitter 高达77 倍的市销率,Lending Club 的51 倍市销率也并不夸张。

Lending Club 作为创新行业P2P 网贷的全球领军企业,传统的估值方法对它来讲并不适用。此处我们尝试用市贷率(市值/累计贷款,市值/年度贷款)为P2P 公司新的估值方法。

市值/累计贷倍数在0.87 左右,从统计数据看,市值/累计贷率不失为一种估值方法,但这种估值方法有时间局限性,因为,只要Lending Club 持续运营,累计贷款总量肯定会增长,但市值不可能一直涨下去。

市值/年度贷款倍数在1.52 左右,该估值方法比市值/累计贷更加合理,因为LendingClub 的收入和净利润与贷款规模成正相关。但也有时间局限性,只是实用范围比市值/年度贷款更长。

无论估值方法多么新颖,归根到底投资人追求的是回报率,公司能不能给投资人创造利润才是关键。当然,Lending Club 的价值不仅反映在账面上,它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可估量。考虑到它在一个庞大的行业中的独特地位和骄人的历史业绩,这也不是不可能的。如果从“未来网络银行”角度看Lending Club,50 亿美元的估值或许还便宜了。

Lending Club 对我国P2P 行业启示

美国P2P监管框架

目前,美国对P2P 借贷实行多部门分头监管、州与联邦共同监管的管理架构。各个监管机构依托现有法律对P2P 借贷的业务进行监管。目前,SEC与州一级证券监管部门是投资人保护的主要力量,而FDIC、州一级金融机构部、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等则是借款人保护的主要力量。SEC 是整个P2P 借贷监管的核心力量。

作为一种证券化的消费借贷模式,P2P 借贷既是证券的发行方,又连接着借贷双方,同时也有确定借贷利率的工作,因此面临着三大类法律的监管:证券监管法案、银行监管法案和消费者信贷保护法案。具体的法案包括:1933 年证券法、蓝天法案、公平借贷法、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等。这些法案从各个角度对投资人和借款人提供了保护,降低了借贷双方所面临的风险。综合来看,P2P 借贷面临的监管限制包括:信息披露、利率限定、隐私保护、公平对待所有投资人等。P2P 借贷的业务必须不违反这些监管限制,或能依据法律获得相应的豁免。

国内P2P需要规范

美国P2P 网络借贷的监管主要是SEC主导的,监管的核心要素是信息披露,注册和详尽的信息披露构成了这个行业的进入门槛,这是为什么在美国目前这个行业只有两家企业主导的主要原因。

从美国监管经验看,央行、银监会、证监会都会参与P2P 行业监管。尽快明确主要监管部门和出台规范行业政策,强制P2P 平台进行注册和信息披露是有利于国内P2P 行业发展的。一是减少了P2P 跑路等风险,二是提升投资者对P2P 的信任度。而现阶段,国内P2P 监管既无政策也没有明确监管部门。只有银监会提出的指导性的四条红线:

明确平台的中介性质

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

不得将归集资金搞资金池

不得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加快建设个人信用体系

Lending Club 能够正常运营的背后是有美国强大的信用体系支撑。首先,要求借款人申报自己的信用分数、第三方的信用分数,FICO 评分为其提供风险控制的基础数据;其次,平台自身的风控体系,使得平台能够对借款人的风险有比较准确的判断,从而制定与之相对应的利率,实现将贷款利率分为35 个等级准确定价。国内P2P 行业既无征信体系支撑,也少有P2P 公司能做到对借款人线上风险评估,大部分国内P2P 公司通过线下风险评估来控制风险。

P2P 平台首先必须完成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这本身就是难度很大的工作,然后才是风险定价。这无形中使得P2P 平台的运营成本成倍增加,加大了P2P 平台的盈利负担。国内建立个人信用体系是P2P 行业发展巨大推动力量,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不容乐观。

通过产品和交易结构创新扬长避短

纵观Lending Club 创新历程,设计新的产品和交易结构是其破茧而出的利器。国内P2P 公司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产品和交易结构创新来弥补个人信用体系缺失的不足。要放眼P2P 行业之外,将P2P 借贷模式和信托、基金等现有模式融合创新,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或许不失为一种明智选择。

End.

文章来自:36大数据


楼主热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168大数据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网友个人见解,与本站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网友自行投稿发布。若为首发或独家,该帖子作者与168大数据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168大数据的同意,并添加本文出处。
4.本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价值及用于交流学习,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5.任何通过此网页连接而得到的资讯、产品及服务,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6.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若标注有误或遗漏而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尽快告知,本站将及时删除。
7.168大数据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168大数据 ( 京ICP备14035423号|申请友情链接

GMT+8, 2024-5-3 04:07

Powered by BI168大数据社区

© 2012-2014 168大数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